第77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3/5)

晏几道眼中闪过一抹激动,这不就是文人最爱干得事么,可随后又道:“这是官家的意思吗?”

这种舆论战,必须得皇帝的同意,毕竟宋朝也管控舆论的,那刚刚成立的大宋安全司,正愁没法立功。

张斐如实道:“我也在登州才得知此事的,尚未跟官家说,待我回去之后,自会向官家禀报此事,如果晏先生答应的话?”

晏几道思索一会儿,道:“如果我能够得知更多关于辽国内部的问题,我想就能够写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那就这么说定了。”

“但必须得到官家的允许。”

“当然。”

张斐点点头。

就算晏几道不说,他也会如实跟赵顼说的,他对赵顼几乎是开诚布公,只不过他省去了一些副作用,也就是关于制度的最终演变。

接下来几日,张斐根本就没有去去管什么公检法,是天天跟着晏几道,去看了看医院和学院。

事业法最早就是在青州颁布的。

虽然学院已经被京城是后来居上,那边都已经了学贷,读书的人也是更多了,但是这青州医院却是一枝独秀,根据晏几道所言,当初许多士大夫都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不少士大夫,将自己珍藏的书籍贡献给这里的医院。

这里面欧阳修帮了很多忙,他凭借自己的关系,邀请很多对医学有研究的士大夫来这里。

再加上与高丽、倭国等地的贸易,使得这里药材品种也变得更多。

这里的药已经达到成品出口的阶段。

离开青州后,张斐又顺路去到齐州,基本上就照例与苏轼互怼一番,然后就直接南下,前往淮南路。

这期间,曹栋栋也是一个劲地在催促,因为京东东路太安静了,曹栋栋没地方发挥,目前淮南路比较动荡,曹栋栋就想着赶紧去那里,与符世春和马小义会合。

其实张斐比王珪快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年轻,行路都是快马加鞭。

很快,他们就抵达淮南路。

“张三,这里不像似有人闹事,跟京东东路也没啥区别?”

来到海州(连云港)附近,曹栋栋是大失所望,不是说这里打得很厉害么,结果来到这里,发现百姓和皇家警察相处的很好。

“三哥!哥哥!”

听得一声叫喊,曹栋栋激动地举目看去,但见前面一支队伍快速往这边行来。

为首那人正是马小义。

“小马!”

“哥哥!”

片刻工夫,马小义便疾驰到他们面前。

“小马,你怎么在这里?”

曹栋栋很是期待道:“莫不是这里有人造反?”

马小义直摇头道:“没有!我刚好在这边巡视,不曾想,竟遇到三哥和哥哥。”

曹栋栋急急道:“不是说这淮南有不少人造反么?”

马小义道:“就一伙人造反,然后就没事了。”

张斐问道:“那这里的公检法建设的怎么样?”

马小义立刻道:“说来三哥可能都不信,公检法在扬州等地建设的可是非常顺利,就刚开始闹了一会儿,然后就消停了。”

“怎么可能?”

曹栋栋一脸不信。

马小义道:“我们也都很好奇,亏我们还带了这么多人来。现在他们主要是跟税务司在斗智斗勇,对于咱皇家警察,当地百姓还是挺支持的。”

曹栋栋郁闷道:“我当初就说了,咱们应该去税务司的。”

马小义也惋惜道:“可惜这不是哥哥说了算。”

真正令地主头疼的,当然是税务司,公检法只是影响到个别人或者个别行为。

税务司可就是要钱来的。

聊得片刻,一行人便跟着马小义去到海州警署,这屋里屋外全都是崭新的,这都是上回以工代赈建的。

直到碰见符世春,他们才弄明白其中道理。

江南这地区,权贵少,军阀几乎没有,同时富户多,但是要知道东京主要就是在吸江南的血,他们是受压迫的一方,且二等富户是多于其它任何州府,因为这里物产丰富,不管是粮食,还是丝绸,产量都非常高,多数人是有盈余的,这就需要交换,商业比较发达,而这又是公检法的优势。

不管是王安石的新政,还是公检法,其实都非常适合江南地区,但是王安石的新政在北方就是水土不服,在河北搞青苗法,真的就是有些异想天开,当地百姓肯定还不起,就是两分利也得逼着他们卖儿卖女。

为了收益,就只能借给地主,结果就是地主、百姓全都得罪。

最初闹那一会儿,主要是因为仓库税,这个税地主都接受不了,但是齐恢他们在这里都是有人脉的,耐心跟他们解释,仓库税是国家政策,我们公检法是能够保障你们的正当权益,你们要闹跟朝廷去闹。

现在江南地区的主要矛盾,就是集中在税务司身上。

其实事实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北宋大法官】最新更新章节〖第77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21/32179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