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城墙没了(3/4)


这就是谋国者与孙权这样只有眼前小利者的区别。

也无怪乎后世人对于孙权的评价极低,有人粉刘备,有人粉曹操,甚至有人粉孙坚孙策,却几乎很少人粉孙权。

就在于他的格局实在是低得可怜,只顾蝇头小利,却没有雄才大略。

得知郭嘉的分析,众人思索了一会儿,赵俨率先开口道:“令君说得是对的,若是我们真把沉晨逼入死路,刘备实力大减,就有可能只守住江道,一心一意夺关中了。”

“嗯。”

于禁也点点头道:“是啊,江道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刘备只需要派精兵把守,孙权就夺不了益州。他们罢手言和,就得谋取北方,对我们确实不利。”

“那就这样,咱们绝不出兵,让他们狗咬狗。”

夏侯惇拍板道:“反正理由也有,不是我们不想救友军,奈何这大雨天气,雨具不足,不能前行啊。”

众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虽说这是调侃,不过当前的战略是对的。

真按照这样战略走,确实将来会让孙权和刘备内讧打起来。

但这个战略有个前提条件,沉晨真的已经到了绝境。

那么,他到了绝境吗?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晨,大雨已经下了三四天了,长江的水位也在疯涨。

今日清晨的江面上没有任何雾,但暴雨滂沱,浩瀚长江波涛滚滚。

吕蒙披着蓑衣戴着斗笠面容有些憔悴地站在江陵城门上,远眺着北方,他看到沉晨军的营寨,此时冒雨无数密密麻麻的黑影出了营门。

这样的大雨天气根本不适合打仗,即便是穿着雨具,加上甲胃以及蓑衣吸水,怕是路都走不了多远。

但不知道为何,沉晨还是出门了,数万大军冒雨开始向江陵进发。

“快快快。”

江陵城楼上原本稀疏的士兵们纷纷开始向上拥挤。

在早上发现敌人异动之后,原本判断敌人不会出兵的吕蒙只能立即让士兵们从军营中出来,穿上雨具上了城楼准备作战。

其实今天早上还有个坏消息,那就是随着江水暴涨,城内的内河也因水门的水流涌入而蔓延,灌入了城池。

东城的地面在昨夜暴雨中地基下陷了一部分,竟然露出了一个地洞,原本结实的夯土被雨水冲刷,变成浑浊的淤泥,大量水流从地洞中冒出来。

那是之前沉晨挖的地道,原本是想着偷袭江陵,奈何他推迟了计划发动时间,改为暴雨来时再动手,弄得地道被水灌入而塌陷。

唯一对吕蒙以及沉晨来说都好的消息是目前仅有一座地道倒塌,另外几个地道,以及城墙目前还好像较为稳固。

因此吕蒙不用担心城墙塌了沉晨打进来,沉晨则不用担心城墙塌了把吕蒙吓跑。

二人各自都有小心思,自然不知道互相在算计。

等到上午食时刚过,暴雨还在倾盆下着的时候,沉晨的大军就毫无阵型地向着南方江陵的方向冒雨艰难前行。

地面湿滑,很多士兵踩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水洼,鞋子里都进了水,甚至摔倒的人比比皆是。

但大家都没有说什么,闷头前进。

因为沉晨在半个时辰之前,告诉大家,益州的援军到了,今日就至江陵,覆灭吕蒙,便在今日。

因此哪怕谁都知道雨天不适合打仗,将士们也毫无怨言地向着江陵进发。

而此时沉晨也与士兵们一样,步行前进。

前日趁着夜色,有诸葛亮派来的使者突破了孙皎的封锁,从崃口,也就是后世宜昌市北面的山区走陆路到了麦城,将黄忠已经出发的消息告知了沉晨。

虽然大雨出战对于船只来说也不是很有利,但历史上关羽也是在暴雨当中乘船大败曹军,可见风雨里也并非完全不能行船。

只是危险还是很有危险,毕竟长江风浪更大,连后世大船都有倾覆的危险,更何况古代木船。

但风险大就意味着收益更高,这一战最大的收益便是消灭江东和曹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让刘备集团消灭江东的时候,孙权无法抵抗,曹操无法支援。

所以哪怕有风险,也得硬着头皮上。

正如现在一样,沉晨披着数斤重的蓑衣,豆大的雨滴打在斗笠上,发出那种噼里啪啦的响声,还能感觉到雨点的重击感,让人都抬不起头。

雨水顺着斗笠往里面流淌,流到了沉晨的脸颊上,又汇入下巴滴落,他左右看看,士兵们全都闷头赶路。

虽然没有阵型,但至少无人掉队,也无人逃跑,谁都在为今日一战做着准备。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银狐】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城墙没了〗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22/32264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