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抢劫,我们从来都是正大光明的(1/2)

赵师洋也是皇族,不过到了他这代已经算是远支了,家境也很一般,不过他的命好,在皇家江宁军校时他与当时的瑞王是同寝的室友。虽然名为瑞王的幕僚长,但其发挥的功能更多的则类似于说相声的“捧哏”,不过多年下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新皇登基作为酬佣“总参谋长”的官帽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大腿”已经抱了二十年,如今这根“大腿”已成参天巨树岂有不抱得更紧的道理?所以打发走陆正冕后,赵师洋就坐上了马车匆匆赶到了皇宫。侍从通报传召入殿,他才发现陈实先也在里面,彼此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大总长今日为何前来啊?”,听口风就知道皇帝的心情很好。赵师洋自然要“锦上添花”了。

“官家,今天臣得了一件‘宝物’特意进献给您,您看看是否可心?”,说罢赵师洋将陆正冕绘制的枪榴弹剖面图展开,递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出身行伍向以知兵自命,一看图纸就知道这必是一件军械,上下打量几眼然后看着赵师洋,等他做进一步的讲解。

“这款是新研发出来的‘隆武式枪榴弹’,用于步兵进攻、防御,填补了现在军中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赵师洋得意洋洋的说了起来。皇帝听了一阵他的介绍不禁拍案叫好,神情颇为的激动。

“可惜了,要是当时一连配备上这个,也不至于....”,说道此处皇帝的声音竟有些哽咽了起来。在辽河边伤亡殆尽的第一连,可算作全军的模范连队了,皇帝统军时也多次视察该连,当前线的奏报到京后,皇帝听闻噩耗顿时心疼的跟什么似的,一整天都没好好吃饭,直嚷嚷要把安鼎新军法从事,当时也把赵师洋吓得不轻。

不过他自诩“军中第一人”也确实有料,仅凭赵师洋简单的介绍,便推断出此物在战场上的用途,以及预期能达到的效果,这就很让人佩服了。赵师洋在旁为了转移皇帝的注意力,赶紧的马屁奉上,大赞官家料事如神,总参谋部之所以研发此款武器,就是考虑到部队这方面的需要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云。

皇帝听罢半开玩笑的说道:“哦,那这个不会是赵总长日思夜想弄出来的吧?”。

赵师洋面色不改,挺直了身子答道:“回官家,是游骑兵的陆正冕研发出来的,但也得到了臣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嗯,又是这小子,看来他陆家又要多一条财路啦....”,皇帝颇为羡慕加嫉妒的嘟囔道。当初陆正冕研发的杠杆步枪时,虽然朝廷已将陆氏在天津的兵工厂收归为了国有,但所产的枪械仍是按支付给陆氏专利费用的。

不过杠杆步枪主要装备的是骑兵,数量再大也还是有限,而这个枪榴弹就不同了,因为它跟子弹、手榴弹一样,都是消耗极快的军用物资,一场战斗下来所用就不知凡几,即便是支付给陆氏的专利费用仅有步枪的半成,但基数庞大费用自然也相应的抬高了很多,所以皇帝才有此一说。

“官家不必在意,方才老臣提到的方案,只要开始实行立即就能大开财路,以解圣虑呢”,这时一旁的陈实先见缝插针的说道。

在赵师洋没来之前,陈实先就跟皇帝造膝密陈了半日之久。原来皇帝登基自觉新官上任还要烧上三把火,自己作为新君自然也要有新气象了。除了增设肃政署、整顿吏治外,他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军队,特别是上次他亲自“下场”摆平闹饷的廊坊驻军后,更是觉得给官兵加饷迫在眉睫了。

可想法虽好但口袋空空,封了“八大汇”、抓了晋商,确实起出了一批“浮财”,但来财如久旱甘霖,去财更是如滚滚江水,说人话就是:钱还没有捂热乎,转眼就花个精光。再想找户部前来商议,可焦仲阳受了郭鼎芬的连累,已经主动辞官回江西老家养老去了,户部中高层不是被“暴尸三日”,就是还在刑部天牢里啃窝头呢,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就在这时陈实先送上来了一份“贴心”的方案。他的提议很简单就是---“禁海”。这个词在陆正冕听来是不会感到陌生的,但在这个时空他的想法就算是创举了,毕竟汉唐雄风包容四海,元朝就更不用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即便是南宋仅剩半壁江山,也没有傻到自断财路。在另一个时空里,也只有老朱家跟老爱家才会干得出这种事来!

祖宗家法里都没有这条,陈实先自然也不会提什么“片板不得下海”了,他的方案是取消民间对外贸易统一收归国有,由朝廷扩充原有的市舶司,在原有的明州、泉州、广州三处的基础上,恢复松江市舶司,并在天津再增设一处。

而且将他们原来负责监督、检查、抽税的职能进一步扩充,改为进出口货物均有市舶司统购统销,并且价格由市舶司全权确定,这样一来朝廷就变得相当的阔绰了。“官家,这样您整军经武的想法不也就有着落了吗...”,陈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双城帝冕】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抢劫,我们从来都是正大光明的〗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331/33133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