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会马后炮(1/2)

就在李洛德的眼光不停地在唐学林、熊安志二人身上来回扫视,考虑让谁来殿后掩护撤退之时,就见对面官军的侧翼一阵骚乱,接着一标人马透阵而出卷了过来。来的正是杨越霖率领的闽军,他在孝感准备拦截南下的第五师,结果却收到了余鸿茂准备绕道安徽“归队”的消息,当即他就分出两个团追到了在商城与江晟阳、管文康部联手夹击,吃掉了第五师。

眼见后路无忧杨越霖便寻思着如何寻找战机继续扩大战果,当他得知李洛德正在沔阳准备与官军鏖战一场的消息后,就匆忙带队赶来支援了。结果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赶上李洛德等人下令后撤准备跑路时,闽军及时杀入了战场。

而濒临绝境的滇、鄂二军一见友军前来“助拳”自然是精神大振,立即重整队形向着第一师反攻了回去。此刻的杨越霖已然在民军眼中被视作了“救星”,而在廖志民看来却是妥妥的“灾星”一枚了。

现在整个战场的态势官军方面,第一师已经杀入民军阵中而第三师却还在赶来的路上,正所谓“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杨越霖督率的闽军一个冲刺就从侧翼打散了官军的阵型,而他的眼光也相当的毒辣,一眼看出民军的炮兵阵地就是扭转胜负的关键,当即分出一营人马迅速向着那处高地冲去。

也合该官军倒霉,刚才杀的兴起居然都没想到要留下一支部队镇守这处高地,使得闽军很是轻松的就杀了上去。本来炮兵阵地无人防守已是臭棋,可官军居然犯了一个与民军相同的错误,没有任何一人想着将这些火炮破坏掉,只是看到闽军冲了过来,就都发了一声喊四散逃开了。有时候战场上的胜负,并不一定就是双方统帅的英明或者愚蠢,一个或一群小人物也能彻底扭转胜负的天平。

待这营闽军重新夺回火炮阵地后,再次将炮口调转过来,可就在这个时候第三师在霍君昊的率领下,好死不死的进入到了射程之内。还未等他们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任何的作用,就被天上雨点般的炮弹拍在了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面,师长霍君昊也被炸的到处都是。

这边廖志民一听见炮声不对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再往第三师赶来的方向看去,就只见硝烟阵阵已经完全将队伍笼罩在了里面。本来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官军,顷刻间主客易位。而对面的民军也一改方才的颓势向己方猛扑过来。此时第一师因为处于乘胜追击之中,队形慢慢已开始变得散乱,这下先被杨越霖“拦腰一刀”,接着李洛德又率军突然发起了反击,两下一怼顿时就被打的有些懵圈。

这分明就是大势已去的先兆,如果再不撤出战场第一师的覆灭也就在顷刻之间了。想到此廖志明当机立断,留下第六团就地构筑防线阻挡住民军的进攻,自己则带着残余的兵马沿途收容着第三师溃逃出来的士兵,一路向着东北方撤出了战场。

断尾求生一路逃回武昌的廖志民一回到指挥部就派出多路斥候,分头联系在外的第二、第五师,结果带回来的消息一个好一个是...没有消息。好消息是第二师在袁明旭的指挥下,与民军打的你来我往,甚至还颇有斩获。而没有消息的那一个自然就是余鸿茂的第五师了,他们最后的消息是向着商城方向遁走了。

廖志民闻言走到地图前略一打量,身子就微微一晃然后两眼冒起金星来。从地图的敌我态势上就能看出,第五师此刻定然已经凶多吉少指望不上了。眼下整个湖北的官军,就只剩下第二师以及自己这个半残的第一师了。

万般无奈之下,廖志民只好下令袁明旭放弃武穴迅速回防武昌,两部人马汇合到一处,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再打算下一步的办法了。就在这时副师长带进来一个人,正是在江宁收到皇帝的电报特为前来通知廖志民的信使。

廖志民打开电报一看不由得悲从心来,心里不住的大骂卧槽,要是这封电报早来三天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此时拿来就等于废纸一张,因为民军已经占领了霍山,目前正在沿线布防,自己此时率军往安徽突围,无论走那条路都会面临民军来自霍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江州两个方向的“夺命剪刀脚”,到时咔嚓一声岂不就此糟糕,就算能跑出去自此也终成“废人”一个了。

想到这里廖志民提笔在手洋洋洒洒的给皇帝写了一篇回奏,交由信使带回江宁转发皇帝陛下,那是一份“诀别电”。在电文中廖志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用兵经过,以及目前湖北的现状,字里行间充斥着对皇帝独断专行、盲目自大、遥控指挥的控诉,真可谓是杜鹃啼血字字血泪!

发泄完心中的怒气廖志民就着手开始了武昌的布防。虽然已明知身陷绝境但毕竟手中还有一个半师的实力,让他现在就竖旗投降无论如何都是极不甘心的。等到袁明旭赶到他的师部时廖志民正在安排手下沿江布置防线呢。

见到廖总指挥如此的“斗志昂扬”,袁明旭心底里暗自叹了口气,然后没有任何表示欣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双城帝冕】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九章 皇帝也会马后炮〗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331/33133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