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海军的亮剑精神(1/2)
大宋帝国的海军很奇怪,同为皇家海军但南北两支舰队的气质却各不相同。前面已经说过大宋海军在创建初期与当时的海商是密不可分的,但这主要指的是帝国的南方舰队。等到定都北平后塘沽就成了帝国的东大门,面对可能来自渤海的威胁,海军又特意成立了一支北方舰队,用于防卫京师的安全。所以从二者建立的目的和任务上就能看出,南方舰队比较灵活、务实而北方舰队的相对就要保守、稳健的多。>
这两支舰队还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实力上相差比较悬殊,北方舰队在这一点上明显要高出南方同僚们许多,仅甲级风帆战舰就有五艘,而南方舰队就只有旗舰“嵩山”号一艘甲级战舰。大宋帝国海军以甲乙丙丁为战舰划分级别,但私下的非正式场合里海军也以一二三的数字代替,与之相应的甲级风帆战舰命名都取自于名山,剩下的乙丙丁则以江河湖作为名称了。>
不过南方舰队实力上虽然稍逊一筹但常年奔波远洋,无论在训练还是经验上却是无比的丰富,而且舰队的领军人物黄正纶常年带队在海上执行任务,作风也十分的彪悍。在这一点上已经升任北方舰队司令的盛健铭就无法与之相比了。毕竟常年驻守京畿,时间一久被京城浓厚的政治气氛渲染的,如同陪太子读书的“伴读小书童”一般,自然在做事上就会或多或少的掺杂进一些政治因素,没有了黄正纶的那一份纯粹。>
所以在陆地上官军与民军打的你来我往的时候,黄正纶却没有接到“行政会议”的任何指令,这就让他颇感“寂寞难耐”了。自从率队举事且公告天下后,他就将舰队一分为二分驻厦门和流求,时刻等待着北方舰队的进攻,但转眼过去了三个多月海上竟连一丝的迹象都没有。这太不给面子了吧,人家正造反呢能不能尊重一下啊!没法子了,既然你不过来那老子只能操刀子杀上门去了。>
说干就干,黄正纶打定主意便派人通知驻守流求的分舰队指挥官,也是他的助手副司令谷英翰迅速赶到厦门,舰队合兵一处先干翻驻泊在青岛的分舰队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
十天后黄正纶就带着南方舰队的全部家底,大小战舰正好六十艘到达了青岛分舰队驻泊的胶州湾。一上来就将出口给封锁了起来,然后派人进去通知要么投降要么开战,行为极其的简单、粗暴。>
此时停泊在港内的分舰队连旗舰“崂山”号在内,总计共有三十余艘,分舰队的司令赵开济也是个宗室,见黄正纶居然主动“上门闹事”,虽然自己实力远逊于对方,但这种乱臣贼子岂能不打,当即传下令去全队拔锚起航,与南方那帮二五仔“开片”去。>
不过很可惜,本想装把英雄奈何实力不允许,黄正纶的舰队就堵在胶州湾的出口,青岛分舰队在赵开济的指挥下,排着队的给南方舰队送“菜”,半日过后战斗即告结束青岛分舰队剩下的十余艘战舰,纷纷下旗表示投降。>
首战旗开得胜全军士气大振,黄正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当即决定再接再厉继续挥师北上直奔旅顺而去。到了旅顺外海南方舰队停船下锚却不再向前了,因为黄正纶不傻大家同为海军,他又如何不知旅顺军港外围的二龙山、松树山等制高点筑有一连串的炮台,靠近就是自己找死,这种不划算的买卖是万万做不得的。>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围点打援”,借着围困旅顺将停在塘沽的北方舰队主力“钓”出来。对于现任的舰队司令盛健铭,他是拿脚鸡眼都看不上,觉得此人就是靠着投机拍马上位的,身上军人的血气都能淡的出“鸟”来,即便是塘沽一个分舰队的实力都远超南方舰队,可在黄正纶看来不过土鸡瓦狗尔!>
五天后旅顺外黄海海域,盛健铭亲率的北方舰队主力杀到了。这次他几乎是倾巢而出了,总计大小战舰一百余艘。其中甲级战舰三艘,其余的乙、丙、丁级战舰六十余艘,剩下的则是一些交通艇、炮艇等中小舰只。而整个南方舰队加上新俘获的青岛分舰队船只,也不过只有甲级战舰一艘,其余大小战舰总数八十七艘而已。>
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南方舰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直都保持着旺盛的“亮剑”精神,当真是人生看淡不服就干。黄正纶得到塘沽的分舰队已进入黄海后,当即拔锚起航全队向北迎敌而去,至于身后旅顺分舰队如果尾随追击的情况,黄正纶表示“这个不予考虑,来了正好一起把他们办了,也省着再费一番手脚”。>
第二天上午十时,大宋帝国皇家海军的南、北洋舰队碰面了,在发现敌方舰队后黄正纶立即下令全队成两路纵队前进,摆好队形后杀气腾腾的扑向了北方舰队。而与此同时盛健铭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南方舰队就在前面等着自己开干呢。>
思之再三盛健铭下了一个臭的不能再臭的命令,全队转舵向西,加速进入旅顺军港!命令发出后各舰一片哗然,毕竟北方舰队不是大宋的装饰品,很多舰长的作战经验也都相当丰富,在己方明显占据优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双城帝冕】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海军的亮剑精神〗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331/33133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