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乱!(1/2)
当日王二姐拳打德鸿米店,掀起偌大的风潮,作为“首恶”当晚就被陈州知府下令缉拿,现在就关在府衙后面的空房中,只待此事过后恐怕就会“明正典刑”了。>
但陈州府上下千算万算却漏掉了一个人,就是王二姐的丈夫--王德武。真正论起来二姐还要称自家的男人一声“师兄”,因为王德武就是老丈人的徒弟。随着铁路一开,镖局的生意就日渐冷清了,眼看着传承几百年的行业日渐没落,无奈之下王德武便跟着几个街坊去了平顶山,当上了一名矿工维持家计。>
老婆被抓岳父大人便急急派人赶到了矿山,将女婿唤回。待王德武到家才知道这么大的事情,“首倡”竟是自家的婆娘!但这时也不是感慨的时候,想办法救出自己的老婆才是正办。>
王德武家世居苦水巷,那是“世袭罔替”的穷苦人家,怎么救?拿什么救?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既然已经没了活路,索性反了他的吧,这种日子就算现在熬过去,以后还不是日日如此,又有什么盼头?>
人被逼上绝路没有选择的时候,就只剩下铤而走险了,王德武是个打定主意就不会回头的性子,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立时就有几个师兄弟起身响应。大家都是苦哈哈出身,心里揣的也都是同样的想法,难得现在有人挑头自然无不“景从”了。>
但数来数去人手还是少了一些,于是大家决定回去分头发动“群众”,三日后傍晚在府衙前的大街集合,然后打入府衙将王二姐救出。但如此“计划”众人想了又想总觉得草率了些,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一名师兄提议,应该兵分两路,对府衙来个前后夹击,胜算就相当大了。王德武等闻言纷纷点头,大赞此计甚妙!商议“妥当”众人离开王家,各自准备去了。>
第三天傍晚,王德武带着自己发动的苦水巷街坊,一同赶往了陈州府衙。这些人都是收到消息从矿上刚回来的矿工,王德武平日在矿上为人相当的“四海”,仗着会几路拳脚,常为工友出面抱打不平,跟海瑞一样很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家的欢迎,所以一听说他的想法,顿时个个热血上涌,拍着胸脯表示今后跟着王大哥走就对了,没二话!>
等到了约定的地点,却把王德武吓了一跳,本以为最多只会来个几十人,结果现场黑压压的一片,放眼望去起码有二、三百人之多。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次的“行动”是拯救王二姐,只知道要去攻打府衙,反了他个赵家老倌的天下!>
平日里积攒的怨气,在前几日的冲砸商铺的过程中,已经尽数的释放了出来。但见到这些奸商奢华的起居,却又激起了更大的愤慨,自己整日累死累活仅有三餐温饱,终其一生赚到的钱,也仅够这些个王八蛋挥霍几日而已!越想心中越是不甘也越觉得不公,而这群.奸商如果没有“狗官”在背后支撑,哪里会如此的猖狂?在听闻有人要攻打府衙后,顿时觉得找到了进一步宣泄的口子,所以都没有人发动,府衙门前便自发的聚集起大批的人群来。>
眼见如此也不必什么兵分两路了,直接冲进去算逑的。陈州府衙规制本来就不大,前后整个算起来也不过三进而已,由于既不是战略要冲,也不是重点城市,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的驻军,平日里也就靠着一班差役维持着治安。>
可偏偏在王德武攻打府衙这个节骨眼上,府衙内却是差役全无,只有知府老爷和几个执役的仆人。没办法,陈州府的差役几乎是倾巢而出,在城内驱赶“暴民”维持市面去了,知府大人眼见人潮汹涌只能紧闭大门,等待“援军”了。>
援军是不会来了,接到消息急急赶回的差役,却在街口停下了脚步。现场人群涌动,其中竟还有几杆鸟铳,绕着府衙的正门“嘭嘭”的放个不停,平日里耀武扬威吓唬吓唬百姓还可以,这帮差役哪里见过如此阵仗,都是“打工”的搭进去性命就没必要了,有那脑筋转的快的,三下两下就扒掉了身上的制服,转身回家去了。>
还有些就过份了,脱掉制服后竟然混入人群,与其他人一起,为冲击府衙大门的王德武等人加油助威,而且还相当的卖力!大抵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总有郁郁不得志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辈,或是被同僚、上司踩在脚下的,遇到翻身的机会,此仇不报又待何时?>
就这样,齐心合力之下府衙大门不消片刻便被王德武等人撞开,众人冲进大厅时,陈州知府匡铭达已经全套官服向北参拜完毕,正准备投缳自尽与陈州共存亡呢。>
决心再大但还是晚了一步,既然如此只好怒斥“贼寇”,已尽全节了。谁知刚一张嘴一个巴掌便呼了过来,匡铭达登时被打晕在地。>
出手之人自是王德武无疑,人家一心只想救出自己的婆姨,谁耐烦与着这狗官啰嗦!其实群情涛涛中他还保有着一丝神明,知道今日已经闯下塌天的大祸,如今再要杀官,那就是走上了绝路万难回头了,所以他只吩咐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双城帝冕】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乱!〗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331/3313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