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2/2)

听的不行,为了大义,为了操守而献身,可是他们有用吗?没有!除了用来激励下一批人!他们对现世有贡献吗?他们拯救了谁吗?他们帮助了谁吗?没有!”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是清代颜元用来批判程朱理学的句子。如今大周虽然并不盛行程朱理学,然而无论什么书,读死了都是一样下场。好在大周的科举并不像明清一样僵化,考的还不是八股文,主要是策论。然而,读的终究是几本儒家学说。

“再有,”季昭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神情有些迷茫,“……光说是选人不对,也是不恰当的。就算阎应元去守扬州,也不过……晚几日,或者几月?”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季昭喃喃道,“组成历史的不是英雄,而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无数个小人物拧在一起,组成的时代大潮,足以碾压无数个英雄。这才是阎应元们的悲剧。个人是无法对抗时代的。历史它固执地要去往那个地方,并不介意由谁来推动。换一个人也是一样的。”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是曾经的她所思考的。

“历史是有规律的。它有很多必然,也有很多偶然。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季昭缓缓道,“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天灾连连,加上政治不修,内焦外困。谁又能回天?如果当时的南明政权立起来了,那其实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明朝了。只有新的,崭新的政权才能生存!”

土地兼并是一个朝代发展到最后的必然。剩下的,天灾、朝政,都是偶然。再算上李自成攻克北京时那一场空前绝后的鼠疫,清朝入主中原后刚好结束的小冰河期,这些都是偶然。

然而历史的必然是,土地兼并,导致的农民流离失所,最终不得不起来反抗,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重新划分土地,然后周而复始。至于那些天灾人祸,只不过加快了这个进程罢了。这是小农社会的必然,要打破这一切,只有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

予湛和虞臻都发现母亲忽然之间沉默了,两人都乖巧地不说话,只是看着母亲。母亲神色温柔,目光中却跳跃着点点火光,望着遥远的方向。

大海——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社会的大周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那她就要用政策来创造出这样的条件!试点、铁船、探索外海……一环一环飞速地在心中形成。

后世的人们很难想到,由光华太后发起的、历经五位执政者的那场艰苦卓绝的改革,最初的构想,是在一个冬日的黄昏。暖暖的阳光将满地的白雪染上浅浅的褐黄,殿前的红梅傲雪怒放,桌上的枣泥山药糕还剩五块,正冒着热气,年幼的周宣帝与永明帝姬倚在塌边嬉戏,太后只手撑着下颌,静静望着远方。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甄嬛传同人之季昭】最新更新章节〖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53/35369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