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旱情加重(1/2)
长秋殿门口,小文子一声帝后驾到,殿内的陈启明忙出来迎接。【更多精彩请访问uruo.】
“微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东陵涵面带微笑,道:“左相免礼。”
一番寒暄,陈启明忧心忡忡地皱眉:“陛下,探子来报,大批难民朝陵城方向涌入,北方旱灾非常严重,都三个月了,那里没下过一滴水,实在令人堪忧啊!”
东陵涵叹道:“这些年,我们国家,不是旱灾就是洪涝,苦的可是百姓,虽然朝廷派人赈灾,可治标不治本。”
旱灾洪涝,虽有不可抗拒性,但人类可以尽量减少损失,阡陌幽幽道:“表舅,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减少损失。”
陈启明和东陵涵闻言,均露欣喜之色。
陈启明道:“娘娘,快快说说您的办法。”
阡陌柔声冲陈启明微笑:“表舅,我们是一家人,您别那么客气,叫我陌儿吧。”
陈启明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他喜欢阡陌的性子。
“表舅,陌儿说得对,你我是一家人,不必客气,这些年,若不是表舅一直辅佐朕,朕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东陵涵不是说客套话,陈启明对他的好是真心的,虽然是表舅,可他像父亲一样关照他,这份情,他记在心里。
陈启明也不是特别迂腐的人,帝后待他如此,他很开心。
“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敢问陌儿,你有什么好办法?”
阡陌滔滔不绝,道:“表舅,我曾看过《东陵地志》,大体了解我国的地理形势,我发现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春季,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多沙尘暴和旱灾,到了夏季,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甚至,还有其他的灾害,比如泥石流和地震。”
东陵涵等人虽然听不明白很多词语,但阡陌说的那句南涝北旱确实不假。
陈启明原以为,阡陌只是个普通的闺阁女子,哪知她才华惊人,她说的那些知识,他都没听过。
东陵涵温柔地问:“陌儿,你既然懂那么多,那你应该知道怎么预防这些灾害吧。”
陈启明道:“若能解决这一难题,那真是百姓之福。”
阡陌对地理知识略懂一二,她谦虚道:“我略懂皮毛,希望能有帮助。”
陈启明大喜:“你过谦了,你懂的那只是皮毛,很多词语,微臣听都没听说过。”
阡陌抿唇浅笑:“表舅过奖了,其实,我懂的也不多,关于洪涝灾害,我们可以加强堤防修建,整治河道以及修建水库,还有,我们可以在洪涝多发地组建抢险救灾机构,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东陵涵笑道:“你说的水库是不是水利工程?”
阡陌含笑点头。
“是的,它是属于水利工程的一种,雨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储水,旱季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水库里的水抽出来,用来浇灌农作物。”
稍停片刻,阡陌又道:“其实,防焊的主要措施除了兴修水利,还可以改进耕作制度,植树造林等。”
陈启明高兴的同时,又愁眉苦脸:“虽然修建水库有利,但改进耕作制度有点困难,我们国家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其他杂粮,产量也不高。”
“东陵国可以种植的杂粮有那些,还有,我们都不种玉米和土豆吗?这两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啊!”
东陵涵告诉阡陌,可以种植的杂粮有黄豆,绿豆,红薯。
阡陌沉思了会儿。
“要是有玉米种子,那就太好了,玉米产量很高,而且也能当主食食用。”
陈启明问:“玉米是什么?”
东陵涵也想问这个问题,他和陈启明好奇地看着阡陌,等待阡陌给他们解惑。
阡陌用通俗易懂的话描述玉米的形状,东陵涵大喜道:“你说的玉米就是西越国的一种作物,叫珍珠米,那东西在他们国家,产量也不高,很少有人种。”
“那是他们不会耕种技术,如果掌握好种植方法,一亩地可以产七石到八石的玉米。”
(小常识: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阡陌的话再次让东陵涵等人吃惊,他们水稻的产量都没这么高,如果能种植此作物,那他的国家将会更加强大。
“陌儿,我会让人去收集那种珍珠米种子,到时候,麻烦你帮我拟一个具体方案,可以吗?”
阡陌微笑着点头。
“当然可以,只要你能找到种子,我们可以找几亩地,先试种,等成功后,再在全国推广。”
此刻,陈启明终于明白东陵涵为什么会让阡陌参政。
他认真道:“皇上,微臣认为,此事必须保密,不能让他国知道。”
东陵涵明白这个道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他自然不会让他人盗取他的成果。
谈了半响,大家的话题又转到旱灾上。
东陵涵想了许久,他认为修建水库可以慢慢进行,眼下,必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弃后不承欢:邪帝请自重】最新更新章节〖第241章 旱情加重〗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7/3785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