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魂米’竟然是以百姓自愿投入灶班子米箱里的粮米作为主材料,才能炮制出来。>
现下,师父的灶班子积蓄的收魂米并不多,>
光是这次收押厉诡,已经消耗了八九成。>
偏偏他选择第一次立灶的这个村落,也并不富裕,>
各家的存粮都紧巴巴的,>
如此就可以预见,>
到明天开庙装脏的时候,当地村民投入米箱的粮米必定会极少,>
若收获粮米不多,>
也就难以炮制出更多的收魂米,>
收魂米太少,关押厉诡也将变得极其困难——这样就会构成恶性循环,说不定师父的这个灶班子,刚立下灶,转眼就要面临倒灶的结局!>
苏午思索了片刻,>
开口向李岳山提议道:“师父,你看弟子这个提议是否可行?”>
说着话,>
他领着师父到了排子车前。>
木排子车上,当下就剩下一堆破铜烂铁,以及一堆用布盖着的东西。>
先前胖老者只顾着把钱抱在怀里,>
忽略了排子车上的那堆被布蒙着的东西,>
当下走近了,>
鼻子一嗅,就嗅到一股肉腥味。>
李岳山狐疑地看着苏午,就见苏午掀开那块布,露出了底下整整齐齐码放好,用大量盐巴腌制起来的鸡鸭、猪肉。>
“收魂米既是需要以百姓自愿投入米箱的米粮作为主材,才能炮制出来。>
我们是否可以赠送百姓等值之物,>
让他们给我们的米箱中投入更多米粮?”苏午向李岳山询问道。>
胖老者一听苏午所言,>
初时还眉头拧紧,觉得这是便宜之道,并非正途。>
但仔细一想,>
却又发现,>
这个方法确实可行,>
并且能走得通!>
他眉头渐渐舒展,看着排子车上将近二十只腌鸡、腌猪肉,笑了起来:“你的脑瓜子倒是灵得很,这法子确实可行,确实可行,>
你是想用这些腌鸡来和当地村民换粮食?>
——这些也是从山贼窝里搬出来的?”>
“那倒不是。”>
苏午摇头道:“这些腌肉,本是十里河村的民户自行养殖的鸡鸭牲畜,>
可恨那伙山贼屠灭了整个村子,>
把这些带不走的禽畜,全都拿十里河村民户积攒的盐巴腌制了带走。>
它们本来就是属于百姓自己的东西。”>
他接着道:“我觉得,时下兵荒马乱,米粮最为珍贵。>
用这些本属于百姓的东西,>
从他们手里换得米粮,纵然他们不知内情,但弟子心中有亏。>
而且,这些肉食虽然好吃,但终究不如粮米能顶饿,可以吃得更久。>
所以,我们不妨用现银再买一些粮食,>
搭配着这些鸡鸭腌肉,赠送给此处的百姓,>
也请他们明日能多往米箱里投入一些米粮。>
师父以为如何?”>
李岳山听着这个大徒弟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他连连点头,>
待到苏午把话说完后,他定定地看了苏午一会儿,>
忽然嘿嘿直笑:“你这小子——嘿嘿,老汉倒是没选错人。>
就按你说的办!>
这附近最大的米庄,也在二十里外了。>
再去买米回来,估计天都要杀黑。>
那就等到明日一早,你和狗剩子一块去买米,>
买回来后,我召集里长把这事一说,搭着这些腌肉给各家各户分一些,>
只希望他们能多给咱们米箱中投点米粮吧。”>
“可以把此事提前知会里长,令他告知村民。>
而后我们一边开庙装脏,>
一边给他们分粮食。”苏午又道。>
李岳山听得此言,>
心中咂摸了一阵,>
看了看苏午,又点点头:“这样倒是最好,就按你说的办!”>
穷山恶水,>
百姓们都挣扎在温饱线以下,>
为了一口吃的,所谓道德廉耻,所谓重信重诺却是都顾不得的。>
若是提前给百姓们分了米,>
届时他们未必愿意投哪怕十分之一到米箱里。>
但若是当场一边分米,>
一边开庙装脏,请他们往米箱里投入米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