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究竟是什么?>
是一种规律,某个漏洞?>
还是师父所说的‘天地不正之气’聚集而成?>
更或是一个人死亡后的投影?>
‘借命转生法’的创造者并不纠结这些问题,他只将诡当作是与人一般无二的‘生灵’,认为诡的杀人规律,就包含了诡的思维。>
由此,>
其想出的办法,>
就是让自身取代诡的思维,>
让自己的思想,>
成为诡的‘幻觉’。>
若自己操作得当,>
甚至可以让一只厉诡永远活在‘幻觉’当中,被‘幻觉’牵着鼻子走!>
而所谓让自身思想取代厉诡杀人规律的方法,>
即是——使用者令缝命诡与命桩诡的杀人规律对冲,>
两诡双双陷入沉寂状态以后,>
再寻找一个无有人迹的区域,>
通过各种尝试,令‘命桩诡’复苏。>
此诡复苏以后,将会在自己身上固定住使用者的命格。>
之后,>
使用者再次唤醒自身容纳的‘缝命诡’,二者的杀人规律再次对冲,双双沉寂,>
其又唤醒缝命诡,>
以缝命诡来缝合固定住自身命格的‘命桩诡’,>
使得二者相连。>
随着二者相连,因为使用者的命格为命桩诡所固定,而缝命诡又与命桩诡产生了牵连,二者都无法再脱离他独自复苏,>
各自的杀人规律更因为对冲而陷入沉寂,>
此时,>
他便就成为了厉诡的一个幻觉。>
其之命格将可以在两只厉诡之间流通,再难被杀死!>
不过,>
因为他自身仍还是活人肉身,所以终究有寿命限制,寿限将至的时候,要设法以命桩诡再固定住几个命格拼凑起来,正对应自身命格的活人,>
在自身死亡的一瞬间,>
久经训练,早已形成条件反射的两诡,将在此时重复他生前的种种操作,>
将那几个活人的命格缝合为他的命格,>
他便可以借助那些活人的命格,>
再度从一具年轻的躯体之中复生!>
如此循环往复,>
若非碰到那个读书人,拆分了他的命桩诡,>
他只怕还真能一直存活于世!>
然而,>
因着‘缝命诡’乘于天地气数,极难被抓到关押的特性,此人自身又成为了厉诡的幻觉,所以那个读书人未有当场将缝命诡抓住,>
也就让他借机遁逃了出去,>
虽然由于没有命桩诡的牵制,缝命诡此后仍旧会复苏自身的杀人规律,>
将其这个幻觉驱逐。>
可其毕竟未有死在当场,是否有所奇遇,卷土重来未可知。>
看过这篇‘借命转生法’,苏午更加确信,自己等人在诡关里遇到的,想要以九九极阳命格复苏的‘庄稼汉’,必然已经死透了。>
庄稼汉采取的复生之法,>
虽然也是将缝命诡与命桩诡缝合,但运作手法更加繁冗,更加难以复刻,>
其这套方法与‘借诡转生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自然其也就不可能是后世那个创造出‘借诡转生法’的人了。>
但是,>
后世那人是否从‘缝命诡’中勾连到庄稼汉的些许思维活动,由此领悟出了‘借诡转生法’?>
此亦犹未可知。>
二者的方法有一些共通之处。>
后世之人让自身完全成为了厉诡的一个幻觉,>
而‘庄稼汉’亦用了不知甚么方法,让‘鬼匠’在他死后仍不断拼凑九九命格,就像是鬼匠受了他的思维影响一般。>
人皮纸上的字迹渐渐消褪。>
这张纸上除了多出现一些字迹以外,并没有出现其他的变化。>
也不知‘天地气数加持’,究竟给这张人皮纸带来了何种增益?>
苏午猜测,>
增益或许与‘戏仿’状态有关。>
他现下渐渐明白,人皮纸出现戏仿状态与否,是看其从前那个主人-读书人或是小说家,是否经历过类似的情景。>
在类似的情景中,才会触发人皮纸的戏仿状态。>
他把人皮纸收入怀中,人皮纸自动贴在了他的胸口上。>
车驾往前走了一阵,果然经过一个村庄。>
师父下车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