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盏黄灯笼,便是当下地界山川龙脉的‘总枢’,>
以及,>
老道借助种种符咒与法坛的威能,>
将龙脉总枢强行聚集在了桃木断剑中的厉诡身上,>
此般状态下,>
他仅仅凭借桃木断剑本有的特性、法坛威能、符箓法体的威能,已经休想压制住聚集山川龙脉总枢的‘雪诡’,>
因此他才会向阴喜脉灶班‘借剑’,>
令苏午亦与此地龙脉勾连起来,>
以自身的命格,镇压聚集龙脉总枢的‘雪诡’。>
如此,>
二者合力,才能驾驭那盏游行于山川之间,探查‘织锦山厉诡’下落的黄灯笼,>
才能完全操纵黄灯笼里,状态非比往日的‘雪诡’。>
原本桃木剑中,>
能弥散出一道道灰白诡韵,>
可以封冻诸般,甚至可以冻结其他诡韵的厉诡,就是雪诡。>
苏午与老道共同操纵黄灯笼,>
使之探查诸地,>
寻找织锦山厉诡的踪迹。>
在这个过程中,>
他对于《插泥发兵剑诀》的认知亦越发清晰,>
感悟越发深刻。>
法坛降法,>
插泥发兵,>
此般法门,颇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意思。>
那盏寄托着‘雪诡’的黄灯笼,>
既是法坛掌握者的眼睛,>
亦是其麾下的兵卒、趁手的刀剑!>
老道炼就的桃木剑乃是朱红色,属于中等偏上的法剑,>
若此剑没有被鬼匠折断,>
完好无损的话,>
当下老道应该可以独立押送雪诡,>
梭巡龙脉,>
寻找织锦山厉诡的影踪。>
可惜剑断了,非要苏午协助不可,亦因此叫苏午窥见了一些《插泥发兵剑诀》的真谛。>
“老道现下令自身协助,>
其实自身亦算是被役使的法剑的一部分,>
他先前曾经说过,>
法剑乃是‘蕴含天地法’的宝物,>
而万类生灵之中,>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自身亦蕴有‘天地法’,>
不过,现下想来,其他生灵之身,亦未必就无有‘天地法’的痕迹留存,>
马骡诞育的那只骡驹,>
命格重四两六钱,>
简直骇人听闻!>
这骡驹子说不定也蕴有天地法在身,说不定也可以作为被役使的法剑。>
可惜,>
我当下没有条件修炼《插泥发兵剑诀》,>
也无从验证自己猜测正确与否。>
只能等日后有机会再说了。>
——如我能修炼这道剑诀,也早就蕴养出自己的法剑了,>
临时借剑,让骡驹代替法剑效用的时候,>
估计也不会很多。”>
苏午一心二用,>
脑海里心念电转的同时,>
亦能控制黄灯笼,>
使之不至坠落。>
此下旭日东升,万丈金光倾入群山山腰间的云层中,>
一束束光芒犹如利剑般穿过云层,>
倾泻而下。>
那盏黄灯笼便在群山间兜兜转转,飘忽而去。>
当前地界的山川龙脉,皆由老道与苏午通过那盏黄灯笼总摄,>
这般情况下,山川龙脉之间任何异常情形,>
二者只要细心探查,便绝对能够发现,他人休想遮瞒。>
老道适应了与苏午共同操纵黄灯笼后,>
即手掐印决,>
背后符箓法体倏忽从身体里漂浮而出,以符咒真文凝聚成的手掌,也如他一般掐出‘悬镜印’,>
印成的刹那,老道双眼就被白光铺满,在外人看来显得甚为诡异。>
而老道身前,则悬浮起一面他人看不见的明镜,>
那明镜散发出的光芒,映照得他双眼白茫茫一片。>
他看到镜光之中,显现出此间山行水脉,>
在那些覆盖着大片大片死灰色的山行水脉中,他看到了一些惨白的气息蠕动着,蔓延过一个地域,便令一个地域被死灰覆盖。>
“你出力就好,>
我来操纵龙脉总枢——我找到了那只诡的影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