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
昏暗的房屋内,>
有铁锤锻打铁块的声音交替响起。>
煅烧炉旁火星四溅,>
将此间的昏暗稍稍点亮。>
苏午一手握着铁锤,一手戴厚布手套,持着与刀胚相连的铁条,>
铁锤如雨点般持续落在刀胚之上,>
将这柄刀胚修出形状,>
锻打出其中杂质,使得整根刀条更加均质。>
‘素延’、‘火造’、‘刃土’、‘烧刃’、‘调弯’、‘研磨’一道道流程在往前不断推进着,他身心完全沉浸于锻造这柄刀剑之中。>
恰如‘吉良’所说的那样,>
将刀胚投入烈火中煅烧以‘火造’的时候,他的心神便随刀胚一齐被投入火中,以自身为刀胚,以心神为烈火,二者合二为一;>
将刀胚置于铁毡之上,猛烈锻打以修整其形时,苏午又觉得自己的心神变成铁毡上的刀胚,感受着铁锤砸下来的力量,因此而不断调整着自身。>
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带着一种别样的美感。>
铸剑的所有流程,苏午仅昨天练习过几遍,今天就好似完全掌握精熟了一样。>
与他一起过来学习完整铸剑流程的学徒们,此时都默默聚集在铁毡边,看着苏午进行种种操作。>
有时候,他们甚至觉得,这个‘阿布’在做某一道步骤时,甚至看起来比吉良匠师都更娴熟。>
“果然是有六成以上良品率的人,真是有天赋啊……”>
“他这次锻造出来的刀条,也必定会是‘上品’吧?”>
“如若我能有‘阿布’一半的天资就好了!”>
少年学徒们议论纷纷。>
吉良匠师当下不在屋中,他在专属于‘安纲大师’的锻造室里,帮‘安纲大师’打下手,协助安纲大师为一位公卿器重的武士铸剑。>
学徒们的声音尽数落入苏午耳中。>
他感应着自己手中的刀条,>
知道每一次该落锤于何处,才是恰到好处的。>
但外界众人的议论声,让他稍稍转念,偏偏不按正确的方式去落锤锻打,偏偏要在不该落锤的地方落下锤头。>
当!当!当!>
‘火造’过后的刀胚被覆上一层以黏土、松炭加水混合成的‘刃土’,而后将之投入煅烧炉中。>
站在煅烧炉旁,苏午的心神聚集在炉内通红的焰火上,集聚在渐渐被烧得变色的刀身上。>
‘覆土烧刃’这个步骤,最为耗费心神,>
亦最关键。>
要时刻注意不能令火焰将刀身上的‘刃土’烧掉,关注刀刃被烧出的弯度。>
刃土被烧掉,刀刃被高温裹挟,则可能导致刀身变脆,一斩就断,也就成了一把废刀!>
弯度稍大一些,尚可以调整。>
若弯度过大,则完全无法调整,整根刀条同样不符合人身使用习惯,也是一把废刀。>
苏午时刻运用‘心之锻’,>
在这锻烧过程里,其实如鱼得水,根本不会让火焰对刀身的塑造‘过了头’,>
但他现下忽有所悟——有时候,最精确的控制或许可以得到最工整的器具,却无法令器具更进一步,获得某种‘匪夷所思’的加持。>
此种‘匪夷所思’的加持,>
就像诗人的‘妙手偶得’,像画家的‘神来之笔’,>
苏午当下就是尝试着以自己的心神,>
感应所谓的‘天地的心神’,>
试图走入‘天人感应’之中,赋予手中的作品更特别的加持。>
所以,>
他稍稍宽纵了火焰对刀身的塑造,>
方才更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对刀胚进行了锻打。>
夹起刀身,>
淬火冷却。>
修形,>
研磨。>
最终,明晃晃的刀条出现在苏午手中。>
这根刀条只要进一步加装刀柄、刀鞘等物之后,就是一柄真正的太刀了。>
“已经铸造出来了吗?”>
“阿布,能给我看看吗?”>
“让我看看吧,阿布!”>
众学徒围了过来,看着苏午手中银光闪耀如流水的刀条,都是惊叹不已,纷纷出声请求苏午把刀交给他们赏阅。>
苏午屈指弹在刀身,倾听着刀身的鸣啼。>
他心中怅然若失,>
随手把刀交给了最近的学徒观赏。>
——这把依靠他自己捕捉到的所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