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京皇居周边的建筑已经重建起来,新的公卿门阀住进了这些宅邸内。>
——哪怕京都一直流传着皇居周边的地域受到了诅咒的传闻,曾今的北条氏、近卫氏、东条氏等豪阀更是以自身家族的陨亡,验证了那个诅咒,也无人因为惧惮诅咒而放弃靠近权力中枢的机会。>
他们一边加固着宫室殿堂,>
一边豢养更多的阴阳师、鬼武士,以此来对抗那冥冥中的诅咒。>
京都因为大量新贵族的涌入而焕然一新,>
平安时代已近尾声。>
昨日,>
皇居前的公议大殿内,上皇‘尸位人’赐‘井上清’为正一位‘征夷大将军’。>
这位序次排名远超诸公卿,麾下武士如雨的征夷大将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即是将平安京更名为‘京都’。>
京都之名的更易,>
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前公家、贵族操纵武士如野兽一般在战场中厮杀的情况,自此一去不复返。>
武家走上台前。>
掌握大政。>
今时的公议大殿内。>
‘征夷大将军’井上清坐在首位。>
‘他’一身金红大铠,头盔上的‘锹形前立’张牙舞爪,头盔之下的面孔被白龙面具遮盖着。>
这位武家大将身材有些矮小,>
不似常人印象中魁梧英伟的武士。>
但无人敢因为他的体格而小觑他,他彻底夷灭了源平二氏的乱党,亲自斩杀的鬼武士不下十人,麾下有闻名全东流岛的‘井上九天王’、‘伯耆十六恶诡’,‘长川鬼武士一番队’,>
在他的幕府之中,>
担任‘老中’之位的弥生女,更驾驭了两个厉诡,被称为‘鬼大将’。>
他手中掌握的力量,>
却是曾经的源平二氏皆不能有!>
在井上清的身后,>
有竹帘将他与身后台阶上的身影格开。>
那个人侧立在‘御座’下,站立得笔直,好似一个人偶。>
而在‘御座’上,并未有人落座。>
只供奉着一道金红的牌位。>
牌位上写着‘后羽上皇位’。>
“东流岛能于今日尽得一统,诸国合一,烛照君功不可没。>
正因为烛照君力挫源平二氏之阴谋,收复失地,定下井上家三十年发展之军略,才有东流岛民免于兵戈,得以安居乐业的今时。”>
井上清背对着竹帘后的御座,缓缓开口,发出低沉的声音。>
在他的左右两侧下首,>
幕府武臣与公卿大臣分而两立。>
武臣们腰挎刀剑,昂首以对。>
公卿们低垂头颅,小心翼翼。>
“是以,>
我今日欲立‘井上烛照’为全东流岛守护大将,将他的神位请进‘天照神宫’之中,作为祭神,世世代代配享祭祀!”>
井上清言辞掷地有声。>
诸武臣闻言无不恭敬应声:“正该如此!”>
“‘大老’大人当得起全东流岛守护大将,可与‘三贵子’并列为全岛守护大神!”>
“下仆万分赞成!”>
……>
相比幕府武臣这边纷纷景从的场面,>
公卿那边亦是不甘示弱。>
也都点头赞同。>
更有激动者直接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请求征夷大将军一定要将‘井上烛照’请进‘天照神宫’之中,称赞他的决定万分英明。>
井上清面具下的神色始终平静。>
他目光淡淡扫过下方的大臣们,进而转身,躬身面朝竹帘后的‘后羽上皇位’,等候后羽上皇的旨意。>
左右大臣们看到井上清的动作,都纷纷收声。>
大殿内一时落针可闻。>
竹帘后,>
‘后羽天皇’神位端立于御座之上,没有一丝异常。>
而侍奉着那座神位的‘尸位人’身体忽然颤抖起来,一阵阴风从竹帘后飞掠了出来,这般阴冷的气息,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神社前栽植的一棵棵郁郁葱茏的真榊树。>
‘尸位人’僵硬地转动脖颈,>
他的脖颈竟转过了九十度,>
惨白的脸朝向竹帘后的征夷大将军‘井上清’,>
眼白上翻,>
满脸都是狰狞恐怖之色:“天照神宫世代供奉上皇尊位,唯有上皇能够享受祭祀——怎能令一个庶民出身之辈——死后移入我的神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