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照老道长扭头看了眼地上牛角法卦呈现的卦象,>
他眼中无有丝毫意外之色,>
捡起法卦又进行了一次占卦。>
这次的卦象就变成了‘凶’。>
“前往三茅道院的两条路里,选择从‘金坛’主路走到三茅道院是大凶卦象,翻过下茅山前往三茅道院的卦象则是‘凶’。”玄照把那对牛角法卦还给了苏午,转而向众人说道。>
“卦象既是如此,>
那就翻下茅山去三茅道院罢!>
反正两条路用时都一样。”玄清如是道。>
茅山几位师长之间的对话,落在苏午耳中,苏午捏着那对牛角法卦,忽然生出一些莫名的触动——一些零散的、不成线索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过。>
他在此时忽然出声道:“我觉得不如走金坛主路。”>
“嗯?”>
“为何?”>
几位师长都转脸看向苏午。>
苏午将手中牛角法卦向几位师长示意了一下,而后道:“这对牛角法卦毕竟出自巫鬼端公脉,和我们茅山巫还是有很大不同。>
其所指示的卦象未必是对的,>
说不定还会恰恰与真实情形相反。>
如此,和卦象反着来,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卦象不卦象的,其实我们师兄弟本也没有相信过。>
只是不想自己做出选择,>
便叫这对法卦替我们选择而已。”玄清笑着摇了摇头,转而道,“不过,你现下既然这么说,那按你说的,走金坛主路也无不可。>
就走金坛主路吧!”>
“行。”>
“可以。”>
茅山众道都点头附和玄清大师兄所言。>
苏午听到玄清师伯最终同意走金坛主路,内心不禁松了一口气。>
松一口气的同时,>
他心底又无端生出更多的羞愧感来。>
好似他潜意识里清楚,自己当下引几位师长前往金坛主路,并非是一个好选择,也一定不会有甚么好结果——但他又不得不推动几位师长和自己同往金坛主路去。>
哪怕走这条路有极其严重的后果,>
也必须要这般走一遭。>
验证一些问题。>
“阳真,还愣在那里作甚?>
一起走啊。”玄清领着两个师弟沿着山阶走出几步,见苏午还在原地拧眉沉思,便朝他呼唤了一声。>
苏午回过神来,>
点了点头,>
跟上了茅山巫众师长的脚步。>
沿着满满山阶往山峰上攀登,一座座牌坊耸立于山势起伏折转之地,三山法脉恢弘气象在群山间一重重牌楼、一座座建筑映衬下,已然呼之欲出。>
苏午在众师长的引领下,转过了不知多少道山弯,前方山势陡然平坦下来。>
一座金鼎耸立于前方的广场上,>
在朝阳映照下,>
那方鼎熠熠生辉。>
“金坛!”>
玄清指了指前头的那座金鼎,向身后的苏午介绍道:“过了金坛,前面的路就好走了,三茅道院就在太元大殿前头——”>
说到这里,>
他仰着头,极目远眺。>
却未见到那片在重重山峦间飞转腾挪的红雾。>
疑似‘中祖肉身’的那片红雾消失了踪迹。>
玄清眼神有些凝重,止住了与后辈弟子闲谈,介绍茅山风貌的心思,他领着众人径直穿过了金坛广场,走下一道山阶幽径。>
便在此时,>
一阵阵铃铛声从被半山遮掩住的一侧传了过来。>
叮当当,叮当当!>
铃铛声?>
听到那阵铃铛声,苏午微微皱眉。>
心中升起了不祥的预感。>
众道止住脚步。>
玄清一手持桃木剑,一手捏着一道天蓬神咒黄符,朝下又走了几级石阶,正好绕过那片遮挡住众人视线的半山——>
他立在石阶转角处,>
上半身同样被半山遮挡住了,令玄玦、玄照等人只能看到他的衣袍下摆。>
那阵往这边不断传递、迅速接近而来的铃铛声忽然一顿——>
紧跟着,>
又一阵铃铛声急促响起!>
叮叮当当当!>
这阵铃铛声虽然更显急促,但已然没有先前那般密集。>
先前好似是两只铃铛一直在不停被摇响,>
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