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只许败,不许胜!(2/3)
汤司令若是再不采取行动证明自己,这骂名怕是就再也洗不掉了,这好比在衡阳地区率领残军之力,顶住日军主力,血战47日而不退,虽是战胜,却依旧被安了个投降骂名的方军长。>
汤司令难道想和方军长落得个同样的下场吗?”>
这番话语让汤克勤深深的沉默了,他何尝没有做过这些考虑,他何尝不清楚自己此次避免在豫中与日军决战,主动将部队向豫北转移,甚至一度违抗了校长的命令,会导致自己的处境大大的不妙。>
虽说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可前提是你违抗了命令之后,你能打出胜仗,打出让主帅都无法惩罚你的胜仗来。>
否则,那可真是有几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说到底,汤司令大概少的只是那份决心和看得见的希望。>
而八路军让他看到的正是这份希望。>
于是……>
难得豪情一把的汤克勤再未犹豫,当即将自己麾下唯有的12万集团军精锐,全部抽调出来,配合八路军向鬼子的装甲师团和圣战军展开绞杀。>
多了这12万正规军的加入,老鬼子井上和山下顿感压力山大。>
八路军方面和汤克勤的指挥部方面在针对鬼子圣战军和装甲部队的战役计划中,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宁伤鬼子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不惜一切代价,趁着鬼子的先头机动部队与后方主力脱节期间,将鬼子的这支圣战军和装甲师团击垮,就算是无法全歼,也得让鬼子的这支所谓王牌精锐彻底失去战力。”>
而且毫不夸张的讲,对于战胜日军的渴望,此时的汤司令甚至要明显大于八路军的。>
——他还指着这一仗戴罪立功,挽回名声呢!>
战斗彻底打响之前,他将自己的心腹部下们召集,如此动员:>
“此战我军只许胜,不许败,这是关系到我军存亡与名誉的一战,诸位袍泽当鼎立齐心,拿出军人之血性,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另外,为了鼓舞三军士气,向全体将士们表明自己与日寇死战之决心,更为了此战的必胜。>
汤司令甚至不惜顶着风险,率领警卫亲赴前线指战,誓与将士们同在,痛击日寇!>
用汤司令私下里对自己心腹们的话说:“这一仗到了这一步,就算八路不打我们也要打!就算八路不冲我们也得冲!哪怕八路怕死我们也绝不能怕死!兄弟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
“濮阳南边的金堤河!”>
在参谋部内商定具体作战计划时,孔捷在地图中指出此处,接着霸气侧漏的话语斩钉截铁地出口:>
“此次围点打援,就在这里,咱们给鬼子掘好的坟墓!将鬼子率先推进的机动精锐引诱到金堤河畔,将其一网打尽!”>
……>
双方局势在不足数日的时间里迅速演变。>
此时的豫中会战,随着汤司令率领精锐集团军向豫北方向的突围,而变得有些不伦不类。>
说是日军赢了吧!>
鬼子迅速的突破了豫中第一战区的各大防线,占领了大量的地盘,也劫掠了不少的物资。>
可总觉得还是差点意思。>
毕竟日军企图借助此战一举击溃的豫中地区的汤克勤集团依旧健在。>
说是汤克勤集团军赢了吧!>
丢了阵地,丢了故土,丢了物资,被日军追的整个豫中都仓皇舍弃,只能狼狈向豫北突围。>
就这么着,豫中会战稀里糊涂的展开,接着又在稀里糊涂中,貌似就接近尾声了。>
直到豫北地区,以八路军迎头阻击的部队与日军率先推进的机动圣战军和装甲兵部队的交锋,率先展开。>
各方彻底傻眼。>
日军原本主动向豫中地区发起攻势,而展开的豫中会战,又莫名其妙的演变成了,向豫北突围的汤克勤集团军与八路军联手,与日军在豫北地区爆发的会战。>
姑且称之为豫北会战好了!>
大战一触即发。>
双方拉开阵仗,从两边阵营来对比,日军方面是率先赶到豫北地区的,以六万圣战军以及一支规模大于师团级别的装甲兵部队为主的精锐机动部队。>
兵力将近十万。>
中国军队方面是以十二万精锐正规军为主的汤可勤集团军。>
再加上八路军冀南,豫北,鲁西等三方汇聚的主力部队,兵力在十万左右。>
双方兵力对比11:5。>
中方军队的兵力是日军的两倍有余。>
八路军方面率先投入相当数量的战机,针对率先推进,与后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亮剑之老子是孔捷】最新更新章节〖1223 只许败,不许胜!〗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81/381831/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