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一书。>
这是中国的老话。>
喜欢钻研中国文化,却向来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的日本人,大概是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过这并不要紧,八路军部队很快就用事实给小鬼子上了一课。>
内乡、青叶镇、西乡、三泉乡等四乡三镇。>
如果说当初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在进攻这些乡镇之时,百姓们是惶恐不安,担惊受怕的。>
那么此刻,当听说八路军部队正在进攻这些乡镇的时候,浮现在百姓们脸上的却是莫大的惊喜。>
一个个喜出望外,趴在门口翘首以待着城门口的方向,传来的战斗的消息。>
再胆大一些的,甚至冒着被战火波及的风险,一路跑到八路军攻城作战的区域,远远的观望动静。>
当消息传来:八路军势如破竹,日伪军被消灭一空。>
百姓们当即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片欢庆,甚至自发地聚集到一起,赶往城门口的方向,夹道相迎。>
当消息传来:八路军的进攻不利,多次的进攻都被击退。>
乍闻消息的不少老人们尽是怆然泪下,痛哭流涕。>
甚至还有信佛者,双手合十,祈祷佛祖保佑八路军能够作战顺利,一举收复失地,赶走日寇。>
四乡三镇被攻打下来之后,一支队的战士们刚进城门,百姓们便已经夹道相迎了过来。>
接着,有了人民子弟兵撑腰的百姓们。>
一个个二话不说,勇敢的站出来,将那些维持协会的汉奸,伪军,还有平时帮着鬼子为非作歹的亲日者,一个个从乡镇内揪出来。>
另外,鬼子的仓库在什么地方,军火库在什么地方,包括乡镇内日军占有的一些民营企业,银行、钱庄、商铺之类的究竟是哪些家。>
就没有老百姓们不知道的。>
大家就等着人民子弟兵的部队们打进城来,收复失地呢!>
有老人家望见带队而来的几位指挥员,一时间老泪纵横,接着愣是拉着几位指位指挥员的手不撒开,比见了自家儿子还要亲切,她一面不停地问道:“孩子,你们这次打下这镇子,不走了吧?”>
这是老百姓们最担忧的情况。>
整个华北,中日对战局势一直都是敌强我弱。>
八路军缺乏后勤供应,装备差,弹药稀缺,有时偶尔能打下乡镇,也是缴获完,就被迫撤离。>
这种情况对于八路军而言,是有心无力。>
对于百姓而言,八路军攻破乡镇,带给了大家希望。>
但随着八路军的撤离,又再一次让大家失望。>
在这种失望与希望的来回辗转之中,百姓们是过够了这种担惊受怕的苦日子。>
所以才有了眼前发自肺腑的询问。>
带队的连长重重的点了点头,紧接着宽慰道:“大娘,您放心吧!>
不走了,这回我们是打死都不走了,我们支队长已经下了死命令,这四乡三镇打下来之后,是要彻底稳固成为我们一支队的根据地的,咱们镇子里的乡亲们,往后就由我们八路军来守护了!”>
“太好嘞,真是老天爷开眼哩!”大娘的泪花汹涌的更厉害了,但这一次却是喜极而泣。>
如此情形并非一处,在四乡三镇都多有发生。>
战士们攻破内乡,青叶镇等四乡三镇之后,百姓们夹道相迎不说,还配合着八路军部队迅速的接手了整个乡镇。>
由百姓们作为引导,战士们率先打掉乡镇里的恶霸、劣绅、汉奸、伪军,以及各类伪政权。>
接着迅速的控制了日军原本驻扎乡镇时所管控的一切军用设施。>
最后则是分散部队,就地驻扎在乡镇,修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准备后续的防御作战。>
在百姓们的鼎力相助下,打下四乡三镇之后,战士们迅速扎稳脚跟,只需要派出最少的兵力,在大量热心百姓的帮助下,就可以高效的完成各方面的工作。>
就连驻守城门的时候,都有不少青壮自发地跑来帮忙。>
还哀求着指挥员们,希望能够加入八路军部队。>
对于这样的情况,孔捷、徐国安等指挥员们早有预料,所以按照当初在会议上孔捷的交代。>
各团长纷纷下达命令:>
热心跑来帮忙,积极支持八路军工作的乡亲们,如果是出于自愿,且身体健康,年龄合适,允许临时组成八路军一支队的预备队。>
并发放一定装备,至于后续能否正式加入八路军部队,则是看各自的表现。>
这道命令一经传出,前来帮忙的年轻人们更加的积极投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亮剑之老子是孔捷】最新更新章节〖85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81/38183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