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1/2)
汝宁府,汝阳境内汝河上游。>
“看来流贼打算在汝河设下埋伏!”>
“嗯,流贼佯装统领步军从浮桥上过汝河,实则将马军精锐设伏在松树林中,这帮贼人真够奸诈的!”>
说话的是叶渊文和他的几个手下,他们十人负责侦查流贼动向,不想在汝河附近看到了流贼设伏这一幕。>
此时叶渊文等人个个白色毡帽,着蓝色战袄,与普通闯军无异。>
自从昨夜发现汝宁府附近流寇的诡异动静,徐煌便命他们深入侦查。>
山坡上,叶渊文勉强看清那些流寇的打扮,妥妥的闯军人马,他们比之前在禹山遇到的还要上档次,不少人都骑着马,身上还披着罩甲。>
不时有流贼哨骑出入林外,身上皆有腰刀和弓箭,马上还有一杆长矛。>
“难道这些是闯贼老营中的贼兵?”叶渊文吃惊,立时命手下二人悄悄去给徐煌报信。>
申时初刻,官兵四万大军到达当地一个叫梁庄的地方。>
贺人龙让前边的骑兵侦探敌情,骑兵回来禀报说:“贼兵要向汝宁去了,架起浮桥就要渡过河走了。”>
陕西军和保定军一起进兵,半路上一个骑兵跑回来说:“贼兵已全部渡过河了!”>
“这么快?”傅宗龙满是疑惑。>
又往前走,又一个骑兵跑回来报告:“贼兵渡过一大半,三分渡过两分了!”>
什么情况?>
一会全部渡过,一会渡过三分之二的!>
眼下距离汝河不足十里,傅宗龙果断下令:“往前追。”>
又走了十里,来到孟家庄,时间已是正午。>
前方的哨骑摇来黄旗,前方发现敌军,约有数千之众,正在渡河。>
贺人龙哼了一声,喝道:“继续前进,迎上去!”>
他亲自带队,继续策马前进,准备出战。>
很快的,在前方一个残破废弃的村落旁出现黑压压一群闯军,他们正在乱哄哄的渡河。>
贺人龙没有动手,就在那里看着,静静地看着。>
这所谓的数千流贼,一眼望不到头,竟不知头尾在何处!>
闯军许多都是凑人数的,很多士兵还携家带口,什么八十老母,几岁小孩都带上了,看起来相当吓人!>
贺人龙看了会,原地折回,告诉督师傅宗龙:“马累了,明天再战,前进扎营休息吧。”>
傅宗龙狐疑:“流贼呢?是否在前方?”>
“贼势过大,出击恐不能胜。”贺人龙脸皮厚,丝毫不觉得打脸的疼痛。>
傅宗龙猛然大怒:“贼人就在前面,不出击攻打,我们来做什么?”>
“让他们渡河,我们再半渡而击,岂不美哉?”>
贺人龙接着道:“我们人困马乏,正好借此机会修整一番。”>
说完,他不等傅宗龙下文,直接命令陕西军都下马解甲,把武器靠到一边原地修整,又让周国卿带着骑兵四处寻找马草,顺便到百姓家中搜罗抢夺点食物。>
督师傅宗龙气的脸红脖子粗,却又无可奈何。>
杨文岳见状,上前劝贺人龙出兵,然而贺人龙丝毫不给面子,干脆靠在树上睡大觉了。>
好在飞马来报,闯军已尽数渡过汝河了,官军没有被反打偷袭的危险。>
傅宗龙和杨文岳这才作罢,准备修整后明日再与闯军决战。>
徐煌的部队跟在保定军后面,负责押送辎重,见前面不走了,不禁好奇,又看不到前面情况。>
不多时,叶渊文遣来报信的人到了。>
徐煌得知埋伏之事大惊失色,忙令朱盛鸿带着几百个军属先行撤走,又命崔武保护辎重,他自己则亲自前往去找杨文岳。>
“什么?贼军有埋伏?”>
杨文岳也是大惊,不过他还算镇定,命人找来虎大威,让他再派夜不收四处打探清楚。>
徐煌只是个百户,作为总督大员,总不能因为一个小人物的话而随便打乱行军部署。>
杨文岳为人谨慎,对徐煌的话半信半疑,因此要确认一下。>
然而虎大威派出去的夜不收还没走远,只听周围林子间杀声四起,闯军伏兵猛然间从孟家庄旁的松树林里杀奔而出。>
这些闯军,大部分红巾包头,只有骑马那些人头戴毡帽,身上披着罩甲,或是皮甲。>
弓箭手则穿着罩甲,腰间配了一把腰刀,衣着很像官兵。>
徐煌估算,这些人可能是李自成收编的当地官军!>
林间,一杆大旗悄然矗起,远远的可以看到上面绣着斗大一个“闯”字。>
闯军暗探早就将官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煌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90/3900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