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义庄,邪神(1/2)
正阳县南郊,平日里长源深谷,人迹罕至的幞头山下今日突然乌泱泱涌上来一队兵丁。>
这些人马多是些县衙的民壮捕班,乱糟糟的连身像样的披挂都没凑全,目光不时飘向山径两侧的蓑草,就连行进中也都一副惊惶不安的模样。>
正所谓是:>
遥山叠翠,但见松柏阴森,>
远涧澄清,独闻流水潺湲。>
一个身披明铠重甲,手持丈八锥枪的魁梧汉子在打头在前。>
身旁同行的却是个鱼冠绯袍的年轻道人,时不时指着山顶那片半隐在苍松老桧中的建筑,与他低声絮语。>
二人正是接了县衙差事,要去幞头山诛邪正阳县南郊,平日里长源深谷,人迹罕至的幞头山下,今日突然乌泱泱涌上来一队兵丁。>
这些人马多是些县衙的民壮捕班,乱糟糟的连身像样的披挂都没凑全,目光不时飘向山径两侧的蓑草,就连行进中也都一副惊惶不安的模样。>
正是时,>
遥山叠翠,但见松柏阴森,>
远涧澄清,独闻流水潺湲。>
一个身披明铠重甲,手持丈八锥枪的魁梧汉子在前打头。>
身旁同行的却是个鱼冠绯袍的年轻道人,时不时指着山顶那片半隐在苍松老桧中的建筑,与他低声絮语。>
二人正是接了县衙差事,要去幞头山寻那嫁衣女鬼的顾轩和燕崇风。>
却说今早出城前,顾轩问县衙讨来昨日命人打造的法器,燕崇风又在县库里翻出一身给武圣帝君塑像时留下的环锁金甲穿了护身。>
眼瞧着一切准备妥当,在寻找跟随二人上山诛邪的护卫时,蒲县令却犯起了难心。>
整个县衙谁不知道那汪平山二人的凄惨死状,听了是要去幞头山义庄找那嫁衣女鬼后顿时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哪还有半点平日巡街时的威风。>
告假奔丧的,称病跑路的。>
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编出一箩筐,只恨自家族亲今天没个能拉出来吃席的。>
原本想着求助行伍,可那驻扎本县的巡检司兵丁只认兵部关防,主将看都没看县衙发去的调令文书,就将人给赶了回来。>
蒲县令无奈只得纠集了一众三班衙役,许过赏银又下了不去就革职滚蛋的死命令,这才硬生生逼的他们进了幞头山。>
这一路上捕班民壮们一步三回头,惊惶中好容易磨蹭了半数路程。>
刚瞧见山顶那阴森逼人的义庄就已觉头皮发麻,胆战心惊,不堪些的更是已经浑身发软抖若筛糠。>
民壮们也不理会燕崇风骂他们是没鸟的软蛋,一个个好似双腿灌进了铅水,任凭怎么打骂也不肯再往前一步。>
“江捕头?”>
“万望小真人垂怜,不要逼迫我等了。”>
一个身着蓝色皂衣,身挎雁翎朴刀的捕班听到顾轩喊他,抽身从人群中走出,面露羞愧拱手道:>
“我这些弟兄吃的虽是官家俸禄,可也都是爹生娘养的血肉之躯,不比真人一身法术,燕大哥千纵豪胆。于这驱邪的营生实在无力帮补,上去恐怕也会平白断送了身家性命。”>
山径中顿时响起一片讨扰的应和声。>
那蒲县令畏言如虎,生怕同僚参他个尸位餐素的罪名才将捕快们赶鸭子般逼进山中,可又怎敌畏死的人之常情。>
瞧着一群面容愁苦,好似前去赶丧的捕班民壮,顾轩纵使再神通广大,一时间也没了法子。>
“好你个犟驴,牛鼻子,拉着燕猎户进山也不知会某家一声。”>
一道骂咧声突然从路旁蓑草中响起。>
原本蹲在地上揉腿捏脚的捕班民壮如同被踩住尾巴的野猫,翻身跳起看向四野。>
“锃……”>
朴刀出鞘的金戈声接连响起,一行人面色惶惶如土,或是三五聚成一团,或是挥刀胡乱砍向周遭蓑草。>
“谁在说话?”>
“滚出来!”>
“娘的,怎生没到义庄就开始闹祟了!”>
江捕头如丧考妣,虽说也是双股战战,心头胆寒的惊惧模样。>
可为了在弟兄们眼中不失威严,只硬着头皮拎刀上前,寻声挑开半人高的蓑草。>
莹莹绿草中突然撞出来个明晃晃的虎头兜鍪。>
“鬼啊!”>
江捕头惨叫一声,挥刀变劈,直直砍了下去。>
“捕头且慢动手。”>
顾轩断喝一声,万幸他认出眼前的兜鍪跟燕崇风身上那套甲胄乃是一套,抢先擒住了江捕头刀柄,不然来人顷刻间就得吃他一计快刀。>
“直娘贼,竟敢砍你顾爷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崂山道士:开局背刺师尊】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六章,义庄,邪神〗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91/3915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