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千古一将!(1/2)
群主:昔年咱在和州时,伯仁来投靠咱,咱见他是拦路劫掠的盗贼,还以为他是挨了饿,想找饭吃。
群主:后来,伯仁自请为前锋,勇猛敢战,忂州城一战,大败元廷大将伯颜不花。
群主:采石矶一战,伯仁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猛进,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
群主:计其开拓之功,以十言之,伯仁居其七台儿子若豚犬耳。
后唐庄宗李存勖:魏武…帝~你莫非是在…羞辱朕~
后唐庄宗李存勖:岁时暮…景难留…不觉朱颜失却…好容光~
后唐庄宗李存勖:且且须呼宾友…西园长宵…宴云谣…歌皓齿…且行乐~
……
明朝洪武位面。
听着后唐庄宗李存勖那怪异的声音,简直如同伶人一般,朱元璋不由感慨道:
“妹子,幸好咱儿子里,没出一个“李天下”,不然,咱定要打断他的腿!”
马皇后熟读史书,自然清楚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生平,闻言亦是点头附和。
……
聊天群内。
汉高祖刘邦:明思宗,伱崇祯一朝可有何名将?
明思宗朱由检:咳咳……应该也是有的。
汉高祖刘邦:有还是没有?不如说出来听听?
汉高祖刘邦:明太宗的永乐一朝,就不用说了,以一藩之地敌一国,他自己便是永乐一朝最能征善战的大将!
隋炀帝杨广:明思宗,尽管说便可,哪怕已经战死沙场,也无妨。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的名将……必是孙承宗…将军!
明思宗朱由检:昔年大明和金国作战,连遭败绩,边关形势危急。
明思宗朱由检:孙将军临危受命,称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大城九座,小城四十余座。
明思宗朱由检:统帅十一万大军,收复失地四百余里,安置难民近百万。
汉高祖刘邦:我就说嘛,你崇祯一朝天灾人祸那么多,内忧外患,怎么可能没有名将。
汉高祖刘邦:总不能,都是一群文官统兵,那成了什么样子?
明思宗朱由检:咳咳…对……朕崇祯一朝…怎么可能没有名将。
明思宗朱由检:方才是因武将太多,朕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何人才好。
汉高祖刘邦:等等,金国?难道是靖康之耻那个金国?
明思宗朱由检: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
明思宗朱由检:英宗皇帝,你正统一朝,名将如云,你觉得何人才是第一名将?
明英宗朱祁镇:第一名将???
明英宗朱祁镇:朕悔不该听英国公所言,不然,朕定能像太爷爷那样,打的瓦剌也先跪地求饶!
……
明朝崇祯位面。
眼见自己将汉高祖刘邦糊弄过去后,明思宗朱由检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
“承恩,朕似乎明白为何太祖皇帝不让朕交易明朝史书的原因了。”
王承恩点了点头,躬身说道:
“陛下,太祖皇帝高瞻远睹。”
明思宗朱由检想起崇祯十一年,满门壮烈的孙承宗,沉吟几秒钟后,说道:
“是朕有负太傅”
“太傅乃是大明的孔明,裴度。”
崇祯十一年,满清入长城,犯保定,十一月,进攻高阳,闲赋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
城破之时,自缢而死,孙家百余人悉数遇难!
……
顺天府外。
军营中。
一员身高八尺,相貌英俊的将军身披锐甲,正在训练士卒。
放眼望去,营中士卒,皆是大明宗室,因成军尚短,此刻显得乱糟糟的。
尽管如此,那员将领也不敢贸然处罚士卒。
就在这时,孙传庭从远处走来,冷着脸,将那些不尊军令的士卒惩戒一番后,说道:
“鸿远,你就将这些士卒当做寻常人便可,莫要顾忌他们的身份。”
李定国苦笑着说道:
“孙将军,末将岂敢啊,这些人可都是大明宗室,万一……”
孙传庭指着不远处的那些士卒,说道:
“昨日本将率新军入顺天府,大丢颜面,陛下可是痛骂了本将半个时辰。”
提起此事,孙传庭是满腹委屈啊,他也想将新军训练成精锐之军。
奈何这些大明宗室,连寻常百姓都不如,他麾下众将,都顾忌太多,导致他现在愁的头发都快白了。
而且,无论是隋炀帝的禁军铁骑,还是洪武一朝的神机营,都是百战精锐!
新军岂能和那些百战精锐相提并论?
李定国闻言,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躬身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天皇帝聊天群】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千古一将!〗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3/40390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