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家乡人(2/2)

,先糊弄回去做好宣传,等古城大学的名声大起来的,我们的娱乐(电影、书籍)产业也传播开了,到时候再进行文化传播工作,也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简单工作了。”

路平安也不避讳,直接说自己准备摆拍。

这稍微弄的场面尬了一下但下一刻,钱校长主动笑了起来,缓解了气氛。

既然大家都是干事的,抛掉那些虚帽子,效率会高很多。

路平安摆明了自己就是这边的土皇帝,那些“故乡的程序”能省就省。

“我们的企业家需要一些本地的情报资料。”

“和我商会的文职人员沟通吧,她们能提供一手情报。”

第二类人员,就是古城的各个企业的考察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是在古城官方邀请下过来“投资”的。

大部分都是一些傻笨粗的重工业古城作为老城区,其实有不少半死不活的企业,他们的产业已经落后时代,但由于某些原因,却无法死的彻底(就业人口诸多),年年亏损年年凑合着过。

他们在地球的落后产能,在这个世界却未必,当然,要让其成功本土化,需要的前期投资恐怕是天文数字。

只看收益比的话,那是怎么都不划算的

“我们的人我会亲自帮你们完成产业的本土化,有什么要求直接和我说。”

作为本地的一把手,路平安干脆把这件事自己扛了。

这些需要超凡和技术的工作,他想来想去,只有自己才有能力有资源在短时间内攻关成功。

对方千谢万谢,还主动敬酒他们恐怕还不知道路平安承诺的重量,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然会理解这份承诺的诚意和宝贵。

即使是一些落后产能,路平安依旧相当看重,不仅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和产业链”,更多的是只要他们赚到了好处,新古镇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家乡的淘金者。

某种意义上,他们能够抵达本身,也和路平安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是东国官方和救世军签订的一揽子协议,他们根本不可能作为投资者来到异域。

而让路平安感觉微妙的,就是这些企业人士的组成并不那么单纯

“我们不是古城企业但我们对新古镇计划很有兴趣,我们期望能够成为第一批的投资企业。”

看样子,已经有人主动找上门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怎么还活着?】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家乡人〗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4/404470/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