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一线城市,哄抢星逸半导体!(求月票)(1/4)

胡老语重心长道:“再加上乔治他们研发的三款芯片都是40纳米制程,我想咱们的星逸晶圆厂,也放弃45纳米研发,直接从40纳米开始!”

“如此一来,年底晶圆厂交付,明年就能量产40纳米!那几款40纳米的芯片,咱们就可以自研自产!”

王逸心情大好,他也是这么想的:“这再好不过了,只是直接上40纳米,会不会有压力?”

胡老摆了摆手:“没压力,一点压力都没有。”

王逸恍然,也是,突破22纳米的核心技术,都是胡老搞定的。

让他搞定落后的四十纳米工艺,那更是小菜一碟了。

何况这一次加入星逸半导体的,不只是胡老一人。

还有胡老的一众得意门生,以及众多半导体人才!

当初胡老列了个名单,王逸直接安排人去洽谈,待遇不是问题,全部挖了过来。

还有一部分,则是胡老直接带过来的。

前世梁老加入中芯国际,就是带着上百号半导体人才去的,这才使得中芯国际短时间内飞速崛起。

同样,胡老加入星逸半导体,也是带着上百号核心人才来的。

而且这些人才的实力,比起梁老带的那些人还要厉害。

毕竟梁老都只是胡老的得意门生。

有胡老和这些人才在,28纳米制程都只是时间问题,何况落后的40纳米。

王逸还是低估了胡老的实力!

“没压力就好,那就直接上40纳米制程!”王逸笑说。

“没问题!”胡老点点头:“董事长,还有个事。”

“您尽管说!”

“是这样的,能不能沟通一下,晶圆厂分期交付?”

“分期交付?”王逸明白了胡老的意思:“你是想提前交付一部分,尽快开始40纳米工艺的验证?”

不管是芯片的研发,还是晶圆厂制程的研发,前期的设计工作,可以在科研楼里进行。

但后期都得进入厂房进行正式的试产,验证,调整!

胡老点点头:“对,如果下半年能先提前交付部分厂房,哪怕一个厂房。我们可以引入设备,当做研发厂房,尽早调试,尽早验证。如此一来相当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40纳米的线下验证。”

“验证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没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试产,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这样年底其他厂房交付后,咱们引入设备,就可以直接调试,试产,生产。”

王逸眼睛一亮:“如此一来,相当于整个进程都快了半年!”

“没错,就是这样!”胡老笑说:“如果等到年底交付后,我们再引入设备,调试设备,然后才进行40纳米的验证,调整,试产……那一切都太慢了。最快也得明年年中通过验证,明年下半年才能量产。”

“而若是可以今年下半年就能提前交付一個厂房,我们今年就可以开始40纳米制程的验证,试产,明年上半年就能量产!”

“好,没问题,我明天就去找秦主任聊这事。不,今天下午就去!”王逸笑说。

这事太关键了。

半年的时间差,真的很重要,非常重要。

毕竟英特尔、台积电等巨头,明年都开始验证20纳米。

王逸记得,台积电2012年下半年量产22纳米,2013年验证20纳米,2014年年初就量产20纳米芯片了!

届时星逸半导体才量产40纳米,中间隔着32纳米,28纳米,22纳米,足足差了四代!

若是能提前半年部分交付,就可以提前半年验证,如此一来,2013年上半年量产40纳米,然后跳过32nm,直接开启28纳米制程研发!

顺利的话,2014年量产28纳米,如此一来,离着台积电的20纳米,只差两代了!

前途可期。

这事想想都激动。

王逸根本等不到明天。

见王逸对半导体事业这么上心,胡老心情大好,彻底明白王逸做半导体真不是玩玩而已,相反是踏踏实实地干!

“那这事就有劳王董了。”

王逸摆了摆手:“都是我应该做的。不过我估计咱们之前订的20台光刻机,不够用!”

“???”胡老蒙圈了。

20台光刻机,还不够?

一条生产线,需要多台光刻机。

而生产线规模不同,产量不同,制程不同,需要的光刻机数量也不同。

晶圆厂的月产能都是万片晶圆计算。

一条8英寸的生产线,月产一万片晶圆,平均需要4.3台光刻机。

一条12英寸生产线,月产一万片晶圆,28纳米、32纳米、40纳米等成熟制程下,平均需要8台光刻机。

若是用先进制程的12英寸线,生产22纳米,20纳米,16纳米,平均需要7.5台!

王逸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最新更新章节〖第342章 一线城市,哄抢星逸半导体!(求月票)〗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6/40640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