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建文?嘉文?(2/4)
事?”
陈景恪颔首道:“看来殿下都和你说了,就是河西之事。”
“经略河西事关重大,你可要上心啊。”
邱广安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朝廷经略河西,可是为谋求西域做准备?”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这么简单,陈景恪心道。
“对,朝廷的真正目标就是西域,而且将由晋王坐镇河西,全权负责此事。”
晋王亲自负责?邱广安心中一突。
这位主可不好伺候,工作做得不到位,他可是真敢骑着马到洛阳来打人的。
同时他也知道了,朝廷对此事的决心。
以后的工作中,河西方面的优先级必须提到最高。
否则不论在别的方向做出多大成绩,只要河西方面出了问题,都等于零。
接着他又问了陕西那边的事情。
陈景恪自然不会对他说小冰河期的事情,只是说道:
“根据白郎中等人的调查,黄河泥沙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于陕北高原和河套平原。”
“与汉唐时期相比,陕西的植被大面积退化,土地严重荒漠化……”
“朝廷准备调整当地人口分布,想办法增加当地植被面积,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水患。”
邱广安咂舌不已,这工程可太大了啊。
但作为户部尚书,他更担心的是财政问题。
还是那句话,别黄河没治好,把大明给弄亡国了。
邱广安迟疑了一下,说道:
“大明建国才二十余年百废待兴,不若再等几年,朝廷略有盈余再去治理也不迟啊。”
陈景恪严肃的道:“经过元末动乱,现在人少地多,朝廷有能力调整人口分布。”
“再过二三十年,人口必然膨胀,再想调整人口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且建国之初是官僚系统最有效率的时期,再过上几十年,是什么情况你比我清楚。”
“如果我们不做,后人就更没有机会去做了。”
“所以,此事必须要做,还要做好。”
不过他也知道邱广安是出于公心,就安抚道: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朝廷还是懂的,这个计划会用五十年乃至百年去完成。”
“在不影响国家稳定的情况下,每年完成一点,日积月累总能有所改善。”
邱广安这才略微放心,说道:“原来如此,是我多虑了。”
之后两人又谈了一些别的事情,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谈到了远洋商队的事情。
陈景恪也很好奇到底赚了多少,就问道:“财货清点完毕了吗?”
提起此事,邱广安也不禁笑了起来。
海贸的利润内帑和国库三七分账,七成利润归国库。
大笔财货入账,他这个户部尚书自然开心:
“才清点了五分之一左右,不过估测能有十倍的利润。”
陈景恪早有猜测,依然不禁感到震惊:“海贸的利润实在是大啊,难怪那么多人不要命一般出海。”
然后他又问道:“现在百官对海贸之事是何看法?还反对吗?”
邱广安回道:“在巨额利润面前,大部分人都改变了态度。”
“只有少部分依然认为农耕才是根本,商业会坏了人心。”
陈景恪却没有嘲讽那些人,只是说道:
“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农才是一切的根本,否则再多钱财都毫无意义。”
“你是户部尚书,不能只盯着国库里的钱财,更要把握好粮食生产关。”
“海贸兴盛之后,丝绸、瓷器、茶叶、棉布等价格飞涨。”
“必然会有人为了钱财,改稻为桑,毁田种茶。”
“一定要监管好此事,不要坏了农业根本。”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朝廷发展工商业,就是给百姓找一条种地之外的存活之路。”
“有些山地确实不适合种粮食,倒也不是不能改种桑茶。”
“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拿捏,就是你这个户部尚书的责任了。”
邱广安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铺面而来,又要保证粮食生产,又不能一刀切。
难。
陈景恪笑道:“怎么,怕了?”
邱广安摇摇头,深吸口气说道:“怕,我就怕事情太简单,没有成就感。”
“现在朝廷变革不断,正是我辈大展拳脚的时候,又岂能畏惧不前。”
说到这里,他感慨的道:“没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别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换我来,一定能大展拳脚,干出一番大事业。”
“真坐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按部就班的将事情处理好,就已经需要耗尽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295章 建文?嘉文?〗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6/40671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