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明周报(3/4)
读书人。
于是就解释道:“免费的可还好,我弄这个是收费的,谁想看必须花钱买。”
朱雄英习惯性的抬杠道:“这东西,会有人买吗?”
陈景恪正想回答,就听朱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有,不只是有人买,还会有人花钱把自己的文章放在上面刊登。”
陈景恪和朱雄英连忙起身见礼。
重新落座之后朱标说道:“伱说的这个……”
陈景恪提醒道:“我想给它取名叫大明周报。”
朱标点点头,说道:“这个大明周报的想法不错,朝廷可以通过周报向天下读书人传达一些政策和想法。”
“读书人最喜欢谈论军国大事,也最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前他们只能通过出书,通过文社相互交流看法。”
“这也是为何每到科举时期,读书人就喜欢扎堆的原因之一。”
“只是出书要求太高成本也很高,很多人都做不到。”
“文社参与的人太少,影响力太小。”
“如果能有一个平台,能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
“还能供他们发表文章指点江山,读书人会非常的热情的。”
事实上朱雄英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方才他只是习惯性的和陈景恪抬杠而已。
朱标都出来了,他也就正经起来,严肃的道:
“这周报的影响力太大,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上面刊登的文章也需要经过严格筛选。”
朱标颔首道:“此事就交给你吧。”
朱雄英脸顿时就黑了:“那奏疏就不需要我批了呗。”
朱标一副你想多了的表情,语重心长的道:
“年轻人就要勇于承担责任,怎么能推三阻四呢。”
朱雄英:“……”
陈景恪忍俊不禁,说道:“周报必须要慎重,需要一个合格的总编辑才行。”
朱标想了想说道:“之前你不是提议,将解缙调回来吗?就让他当这个总编辑吧。”
“到时候也方便你行事。”
陈景恪躬身道:“谢陛下。”
在周报上打擂台,看似公平合理,然而根本就不可能。
掌握周报的人说了算。
一个简单的排版顺序,就能影响很多东西。
解缙既然加入了陈景恪和方孝孺的圈子,自然要为他们的学说考虑。
关键,解缙表面上是正统的儒家读书人,他本人既不迷信理学,也不信奉唯物学。
他有自己的一套思想。
能在表面上堵住所有人的嘴。
而且他的学问也是无可挑剔的,在读书人圈子里,名声比当年的方孝孺还要大的多。
不过……
朱标说道:“邸报的篇幅可不小,一周时间来不及刻板吧?”
当然,也可以让很多工匠一起雕刻,那样就会增加成本。
总之就是,以现在的印刷技术,这份周报的成本会非常高。
成本高,就影响推广。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陛下放心,我准备用活字印刷。”
朱标眉头微皱,说道:“活字印刷?好像印出来的东西,品质不太好吧?”
陈景恪解释道:“报刊这东西,成本比品质更重要……”
“不过这是朝廷主办的,品质太差丢的是朝廷的面子,自然不能这么做,我准备搞一套铜活字。”
“虽然成本有点高,但可以使用数十年,属于一劳永逸。”
“而且还能用来刊印邸报、书籍等,成本均摊并不贵。”
朱标说道:“铜活字以前朝廷也试过,最后因为不着墨失败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陈景恪颔首道:“用油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需要陛下给调拨一些铜过来。”
朱标颔首道:“好,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做吧。”
说到这里,他补充了一句:“遇到什么困难,就找太子解决。”
朱雄英:“……”
事实上,铅活字成本更低。
然而铅这个东西,接触多了太伤身体。
前世网上都说摸多了不长个什么的。
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含铅制品对身体的危害性。
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这一点还让工匠制作铅模,这事儿陈景恪做不出来。
而且铜活字确实比铅活字好用。
前世从明朝中晚期就开始在民间出现,清朝达到巅峰。
康熙时期曾经制作了一套铜活字,拥有数十万枚字签。
可惜这套铜活字就印刷了一次康熙字典,就被藏了起来。
至于原因,大家懂的都懂。
后来这套铜活字被府库的官吏偷的七七八八,再后来就被融了制作成铜钱了。
陈景恪准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360章 大明周报〗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6/40671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