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2/4)
有解释,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道:
“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我此举也正是要借助诸学派的力量,让他们主动来帮我完善大同思想。”
华夏文化太厚重了,靠自己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对它的重新诠释和整合。
必须要借助众人之力才行。
所以,陈景恪从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引各家学派入局。
他的大同思想其实就是个框架,各学派都可以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将自家的学问套进去。
曹端要用人权二象性,重新构建理学的底层逻辑,就是一种体现。
等于是,他们出力帮陈景恪完善大同思想。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听话。
很简单,利益。
朝廷采用大同思想治国,不听话的就打压。
其他学派想发出声音,就必须主动来学习。
有些人会选择直接更换门庭,也有些人会选择改造自家学派的思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景恪也不会当甩手掌柜,他是最终的裁决者。
各派重新诠释过后的学说,都要经过他的审核,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推行下去。
总之一句话,陈景恪试图用一个框,将整个华夏文化给框进去。
他要的也不是大同思想下的教条主义。
而是大同框架下的百花齐放。
既然要引人入彀,那就不能将别人的路堵死。
要引导着他们前行。
这其中理学又是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正如前面朱雄英所说,大明六百万读书人,基本都学过理学思想。
理学门徒少说也有三四百万之多。
把这些人拒之门外,那简直太愚蠢了。
引导着他们去基层,去偏远的地方,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陈景恪继续说道:“理学独显百多年,不但在大明深入人心,即便是在四夷也拥有广泛影响力。”
“朝廷打压理学,也会让各部无所适从。”
“而且就这么放弃理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也非智者所为。”
“所以我觉得,朝廷在打压理学的同时,也应该放开一道口子。”
“让他们去四夷、去藩属国,从事各种工作。”
“如此既能疏导理学门徒心中的怨气,缓解他们和朝廷的矛盾,又有助于教化四方。”
“正所谓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就是这个道理。”
朱标不禁颔首道:“此乃老成持重之言也。”
马娘娘夸赞道:“景恪心胸宽阔啊。”
陈景恪谦虚了几句,又接着说道:“解缙数次给我写信抱怨,说他在南洋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蜀王、湘王,也经常上疏,问朝廷讨要人才。”
蜀王镇辽东,湘王镇交趾,都需要大量基层官吏去治理地方,需要大量读书人去教化百姓。
解缙那边就不用说了,帮助南洋十五国建立学政体系,需要的读书人就更多了。
可是在这个年代,愿意去边疆,愿意出海的人还是太少了。
“秦王和燕国世子每次派遣使者过来,第一件事情也是要人。”????“即将建成的晋国,需要的读书人更多。”
“安西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
“在这种混乱的地方,思想体系完整厚重的理学,反而更能保持自我。”
“还能反过来去同化别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什么就容易亲近什么。
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穆扎法尔国……都是伊教化的蒙古人。
他们虽然还认同蒙古这个概念,可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都与当初的蒙古帝国没什么关系了。
明人去了安西,学习安西本地文化,过上几十上百年那他就是安西人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朝廷必须要想办法强化华夏文化的教育。
佛和道是肯定要去的,这是之前就说好的。
之所以现在没动静,是因为强敌环伺,不想过分刺激本地宗教。
一旦等秦晋两国站稳脚跟,佛道两教就会跟进。
但华夏是世俗化的国家,不可能靠宗教思想来治理国家。
就需要有世俗学派过去。
让大同思想过去?
别开玩笑了。
就现在的大同思想过去,会被冲烂的。
别说是安西,就算是炎洲、殷洲等地,目前都不适合推广大同思想。
必须要用原滋原味的华夏传统文化,才能抵挡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
数来数去,能承担得起这个任务的,只有理学。
前面已经说过,理学是发展两千多年的儒学,与佛教碰撞之后的产物。
在应对宗教冲击方面,它天然具有优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6/40671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