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底层人的无奈(1/3)
朱慈烺坐在酒楼里,身边只有沈云英,胡宝,岳洋三人陪同,他们带来的亲卫都乔装分散在楼下街上人群中。>
两淮盐运使和巡盐御史不但贪污受贿,他们还联合两淮镇守太监收受盐商巨额好处费,把盐商要上缴国库的银子纷纷搬回自己家中。>
贪官们甚至肆无忌惮的把大量官盐卖给商户,商户又利用关系进行走私,走私不用交任何税赋,造成大量官盐流失。>
朱慈烺对此很清楚,他一方面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得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后世历史了解。>
这次来到扬州,朱慈烺主要想看看扬州的盐商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对酒楼上一些交易,他并未插手。>
吃饭期间,不时传来客人低语声,朱慈烺仔细听了一会,发现大多都是关于盐商私生活的话。>
比如某某盐商又纳五房小妾,某某盐商买走六个瘦马,这已经是他两个月之内买的第十几个瘦马。>
听说他们都喜欢新鲜的瘦马,这批瘦马买回去后,前面一批瘦马就会卖进青楼之中……>
盐商都是巨富,听说有的盐商卧房墙壁上贴的都是金砖……>
朱慈烺一边吃菜一边喝着果汁,也在默默的听着几个人的议论!>
盐商确实要比一些富商和世家聪明,纷纷烈烈的抗税过程中,他们居然很少有人参与其中,也因此逃过一劫。>
不过这次他们肯定难逃一死,至于没有抗税,可能和他们之前偷税漏税有关,做贼心虚担心被抓住把柄。>
胡宝和岳洋听到一旁的议论声,都以为神武皇帝肯定很不爽。>
当他们悄悄看向神武皇帝时,却发现神武皇帝一脸平静,似乎并未生气,二人心里很是纳闷……>
朱慈烺一句话没有说,吃过饭就离开酒楼,他要去看看盐户生活如何。>
大明最大的盐场,当属南直隶的两淮盐场,产区包括淮南、淮北各盐场。>
其中以淮南盐场开发历史最古老,淮北盐场生产规模最大。>
万历四十五年,历经一百多年的折色法积引甚多,朝廷采用盐法道袁世振所奏,推行刚盐法,实行盐业专卖。>
刚盐法是将将各商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现引。>
每年照册上额数派行新引,凡纲册有名者,据为窝本。>
纲上无名者不得加入,从此官不收盐,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
刚盐法使盐商取得了世袭的专断权,盐商们的巨额财富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积累。>
为此一些晋商还专门跑到两淮地区,与徽商争夺盐利。>
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对盐丁们来说有一定的好处,盐业生产不再受官府的监督控制。>
只要按时缴纳了盐课,其地时间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可以发展副业,也可以多产盐。>
盐从来不愁销路,多出盐之后,自然会有商人上门要来购买。>
收购价格往往要比原本的官府折色还要高一点。>
如果赶上了好行情,盐丁们的日子过得应该很滋。>
然而当朱慈烺来到制盐村所在的地方,却发现和他想象的天差地别。>
这里房屋十分破旧,往来的盐丁们一个个依旧破旧,面带菜色,跟个难民一样。>
朱慈烺立刻意识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看到一个大娘在池塘边洗衣服,朱慈烺上前微笑问道:>
“大娘,扬州城里这么繁荣,此处村庄为何如此破旧?”>
大娘上下打量了一番朱慈烺几人,看穿着乃是有钱人,她皱眉道:>
“没有饿死已经不错了,哪像你们这些有钱人……”>
朱慈烺暗暗摇头,看来百姓过的不如意,心里有些抵触有钱人!>
“听说你们这里产盐,我们想来买些盐,大批量的,不知大娘能不能介绍一下?”>
大娘眉头一挑,试探性的问道:>
“你们是盐商?”>
朱慈烺笑道:>
“我们是正经商人,合法交易,你们这里出产的盐我可以全都包下来,四两银子一引如何?”>
“三两一引?”>
大娘听后,不再搭理朱慈烺,继续洗衣服!>
作为产盐地之人,大娘并不是一无所知。>
按正常的收购价格,一引盐也就在二两到二两五钱白银左右。>
眼前这位公子一下子给到了四两,这哪是正经商人啊,简直就是信口开河……>
朱慈烺来之时,也大致了解过盐业的生产链和行情,知道盐业生产组织分场、团、灶三级。>
场事管理机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843章 底层人的无奈〗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7/40714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