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绣(2/3)

道:“终于让我看出来了!”

其他三位评委也看出来了,小灯亮起,不止他们,相信电视前的观众们也看得很清楚。

在小灯的反射下,透过半透明的红色丝织物,那浮动的流光仔细看竟然构成了一只展翅的凤凰。

原来在半透明的红色冰丝明绸中,暗藏了一幅颜色比织物略浅的绣线图案。

因为那绣线不但颜色只比织物略浅,而且还不像一般刺绣会浮在织物的表面上,也怪不得评委一开始都没看出来。

汪制片又抽了,“这是刺绣?不是织出来的?能不能把作品弄到现场来,这么隔着屏幕看根本看不清好不好?”

古缘大师竟然附和了汪制片的意见,“是呀,我也觉得作品隔着屏幕看不如现场看得效果更好,下次一定要把作品拿到现场来。”

“古大师,这种技术是不是也是古老刺绣技术之一?”太平郎随时掌控着节目的节奏,不让大家跑题太远。

古大师突然嘿嘿笑了两声,“古技?嗯,应该是古技。”

太平郎愣了一下,差点冷场。

刘老师也叹了口气,两位刺绣大师竟然同时沉默了。

观众们的好奇心在此时涨到极点。大师们这是怎么了?赶紧说话呀!

太平郎重新复活,立马跳出来活跃气氛,“两位,这是怎么了?牧九歌选手这幅绣品到底如何?你们的评价是?”

黄老仗着年龄在那里,轻轻推了一下旁边的刘老师,“给我们解释解释吧,我就知道这幅作品看起来很好,但好在哪里,我却是门外汉了。”

刘老师又叹了口气,也没拒绝,轻了轻嗓子,说道:“暗绣确实是古绣法之一,但一直都是传说。因为流传至今的暗绣技法都无法做到让刺绣图案与布料齐平,也就是真正地藏在布料中。现在我们在织物上看到的暗绣,都是机械在纺织时就已经通过电脑绘图把需要的图案给纺进了布料中,并不是人手工刺绣而来。”

古大师接口:“虽然没有办法亲自接近这块布料,但只是从画面上来看,也可以看出刺绣图与布料的结合有多么完美,我相信如果手摸上去,恐怕也不会摸到刺绣的痕迹。而现在的暗绣织品,用手去摸暗绣那块,就算绣得再好也可以感觉出与织物不同的触感。”

另外四位评委都不敢开口了,因为他们对这个技术完全不了解,不过看古、刘二人的神色就知道这恐怕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技术。

刘老师神色复杂,“牧九歌,如果苏家传承上记载的都是这种失传的绝顶技法,也怪不得有人要跟你抢了。我能请问你这种程度的暗绣是怎么做到的吗?还有那个流光是绣线本身的光泽吗?这种绣线外面有卖的吗?还是跟前面的马尾绣、羊毛绣、发丝绣等特殊绣线一样由你自己特别制作而成?”

九歌适当地透露了一些,“你们看到了织布机,应该也明白这种绣法需要与织布相结合。如果不能边织边绣,也可以采取抽纱绣法,再另外补针,以达到较好的暗绣效果。另外,我用的绣线需要特别制作,这块冰丝明绸就是用这种特质丝线织就。这种绣线不但极为光滑,而且会带有流光,尤其在晚上,可以在月光下反射出一定光彩,所以这种丝线在古时又被称为月光丝。”

“这种月光丝的制作方法和暗绣技法在苏家传承中是不是都有记载?”刘老师问。

九歌点头,“不但这两样,之前数位选手提到的一些古老刺绣技艺在苏家传承中都有记载。”

犹豫了一下,九歌还是说道:“包括已经失传的水族马尾绣线的全部制作方法,也有。”

她现在不说,将来书籍出版大家还是会知道,还不如现在就说出来。

刘老师张大了嘴巴,目光中难掩某种欲望。只要是学刺绣的人,谁不会对目前外界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苏家传承所吸引?那可是一个真正的宝藏!

古大师苦笑,“将来如果你真的把苏家传承编辑成书后出版,我一定第一个买,买来当传家宝!”

“喂喂!两位,不要偏题好吗?这是刺绣比赛现场,不是售书现场。我现在就想知道牧九歌这种刺绣方法是不是有点不太正宗?”

在座所有评委和主持人一起看向汪制片。

汪制片耸肩,“我个人觉得这种和织布相结合的刺绣技法已经不能算作单纯的刺绣,就算那织布机看起来比较古老,但还是不能否认她使用了与针、线、棚架等和刺绣无关的物品,织布机再古老也是机械嘛。”

评委们陷入了争吵中,有人认为这是难得的刺绣绝艺,但汪制片和另一位绘画大师方某却认为这不算完整的刺绣作品。

对于这种争议,九歌事先就已预料到。

她不是不可以选择其他更炫的技法来夺得每一轮比赛的头名,但因为花无意,她在国赛开始前就有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牧九歌】最新更新章节〖暗绣〗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8/4087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