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志同道合(1/2)
慎王顺势坐下来,他对范常良说道:“你举荐个人给皇帝。”>
范常良翻了个白眼道:“举什么荐!这跟你有啥关系,你又不是太子,你也不想继承皇位?你操心什么?皇上总会派人去的。”>
慎王慎重的说道:“我得保我后顾无忧!”>
范常良坐端正:“就算是贺煜继位,你也可以后顾无忧!”>
慎王凝望着桌上的书信,沉声道:“我得要百分之百的后顾无忧,我不是一个人,我不希望她因为我陷入险境。”>
范常良细细瞧了一眼慎王,嘟哝一句:“啥时候变得这么情深了?”>
慎王瞪了他一眼。>
范常良又嘟哝了一句,却没有人听到他说的什么。>
周俊山惊诧,这一切的谋划只为了情深?>
直白一点,这一切只为了给将来的王妃——宁姑娘,一个安稳的生活?>
宁姑娘如此的重要?>
他得重新估量一下,重新思量自己以后对王妃的态度。>
周俊山低头细细思考起来。>
范常良的话却把他拉进了现实。>
“要打仗,那就让唐笑礼去。他懂水军。从水路攻过去最为省事。”>
“那举荐的事就交给你。”>
范常良哀嚎起来:“不行啊!皇上不让我上朝。”>
慎王根本不了他:“那你就求你老爹去。”>
范常良瘫到椅子上:“不要。我爹会让我学兵法。”>
“挺好,我正缺军师。”>
“不要啊!”>
“别嚎了,你可以走了。”>
范常良瞪着慎王,慎王瞥了他一眼,他乖乖的走了,嘴里嘟哝着什么听不清。>
只有靠在门口的孟重宇迷糊的听了两句话。>
“不就是举荐嘛!我让我老子举荐。我就不学兵法,那玩意烧脑。”>
“管这么多,还不如自己坐那位置呢!累得慌!”>
自己坐位置?孟重宇瞄了眼慎王,低头沉思起来。>
……>
范常良走了。>
“范公子能行吗?”周俊山问。>
慎王点点头,他知道,范常良应了的事,肯定会办成。>
再说,他不成,还有范太傅,范太傅不会不管这事的。>
慎王道:“没事,他不行还有他老子。”>
……>
幕僚们散了,高东林也走了。>
慎王再次拿起桌子上的信笺。>
娟秀的小楷写着:“闵州之事,你有何想,又欲何为?”>
宁姑娘是想知道他的想法,他的做法吧!>
她想了解他?>
一股温暖的暖流从慎王心中涌出。>
终究不是他一个人在行走。>
闵州如今能关注的只是皇上派谁去攻打?>
闵州之事?她是如何知道的呢?>
听宁侯爷说的?>
不管她如何知道的。>
闵州之事,她问我作何想,那她又作何想呢?>
慎王突然好奇起来,宁姑娘特意写了信给他,她肯定是关注闵州之事的,她如何想的呢?>
慎王突然很想见宁姑娘一面,可,见面很难。>
信?>
慎王想到了信,立马吩咐道:“准备纸与笔!”>
洋洋洒洒一封信就写好了。>
“送给宁姑娘!”>
赵公公拿着信退下了,心道:感情是宁侯爷睁只眼闭只眼,根本不管他们俩鸿雁传书!>
宁姑娘望着慎王的信,无奈的摇摇头。>
他竟然问她闵州之事,她有何见解?>
见解?>
流民控制知府,必然是想揭竿而起,要么劝降,要么攻打,不管是哪种,都得派人去闵州。>
派人,当然唐笑礼最合适。>
这是霁月早在心中思量了许久的结果。>
于是,霁月在他的信笺后面添了一个人名“唐笑礼”!>
霁月望着“唐笑礼”三个字。>
她希望他能懂,不懂就不必再相谈。>
霁月又把信折好,让薄荷交给银柳,去送信。>
信刚送出去,宁老侯爷即令箫远请她去外书房。>
外书房?>
“是闵州之事吗?”霁月问箫远?>
箫远点点头。>
他等到回侯府的宁老侯爷,回禀了闵州之事后,宁老侯爷就要见宁姑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永城侯府的大小姐】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五章志同道合〗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08/40888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