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誓盟(1/2)

大军行至奈曼部,再次遇到额哲率领的部落联军抵抗,天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击败,并截断了联军溃逃的后路,将部落联军斩尽杀绝,并屠掉了当地部落。

朱慈烺为了宣扬武力,震慑敌虏,在草原上用部落联军的人头叠了个超大京观,并留碑,上书:皇明天武军永镇漠南!

万颗首级,何等庞大,叠之后直有高耸入云之势,蒙古各部落闻之骇然,纷纷派使者前来要求归附。

十一月初五,大军到达了敖汉部,敖汉部首领班第出迎三十里以示城投的诚意,班录那只雄鹰也在。

看着杀气满满的天武军,班录再也没有当初在科尔沁左翼后旗时,扬言要联合蒙古诸部,让南蛮匍匐在脚下的那种雄心壮志了,现在有的,只有瑟瑟发抖,宛若一只无助的燕雀......

敖汉部在喜峰口外,距离大明京师一千里,部落的领土东西距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班第的祖父小歹青是个牛人,连年骚扰明朝边境,逞雄辽东大地,曾和戚继光,李成梁,李化龙,熊廷弼等交手或交集多年,是辽东外大明最头疼的人。

熊廷弼担任辽东总兵期间对其使用安抚政策,这才让他消停了下来,大明多年以来对那位成吉思汗的第十九世孙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到了班第继任敖汉部首领,经过几场战争下来,敖汉部已经被天武军打的半废了,整个部落半死不活的,班第害怕和其他蒙古部落一样被天武军剿灭,只好主动投诚。

敖汉部玛尼罕城附近,到处是林立的屯田和畜场,此时的城头上正飘扬着天武军的龙旗,城堡内喧腾的叫卖声随处可见,前来贸易的商人在堆积如山的牛马、皮毛前挑选自己中意的物品,这些都是天武军沿途的缴获,放在城中贩卖。

城中中央处,一座饱经风雨的八面玲珑塔高高矗立,这是当年小歹青从大明京师请来的筑塔师,又申请大明拨付一定赏银修筑的万寿白塔。

塔的正下面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桌案,朱慈烺和敖汉、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喀尔喀等二十八位蒙古部落首领在此杀白马乌牛誓盟,漠南蒙古诸部正式向大明乞和,请求归附。

杀也杀了,抢也抢的差不多了,朱慈烺很痛快的接受了他们的乞和,与其让他们投向敌人,还不如收为己用,最起码可保大明九边在一定时间内安稳。

不过这帮蒙古人也不傻,乞和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开放边市贸易。

蒙古诸部常年骚扰大明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大明对边外的察哈尔黄金家族不放心,加上各部不会耕种,有着游牧生活传统的古老习性,掠抢大明是为了让大明朝廷屈服,最大程度考虑部众的生存,毕竟蒙古诸部冶铁等技术十分落后,很多时候南下抢掠首先抢的是大明百姓的铁锅等器具。

一些精明的部落首领深知征战抢掠不是长久之计,通市贸易远比劫掠来的实在,敖汉部的首领班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敖汉部的奈曼原始林木资源茂盛丰富,为何不通过贸易换取一些所需物品呢,这样也避免战争中部落勇士的损失,不用通过战场也能使敖汉部的子民生活富足。

蒙古人这样想没有错,有了贸易可以换来生活必需品,谁还会去打高成本的战争呢?

大明的高层也想过这样的问题,还建立了马市开展贸易,开始的效果还不错,有了贸易北方游牧民族确实很少南下用兵,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然而就是这种贸易,生生的给大明埋下了一颗炸弹。

辽东的女真部落原本是个小部落,没有成熟的社会机制,甚至可以说是奴隶制,被蒙古人欺负经常找大明哭鼻子求援,更别说有对抗大明的武装力量。

女真族的生存环境很差,获取粮食基本靠最原始的狩猎和采集,很少自己种植农作物,没有固定的物资来源,不稳定的粮食来源说断就断,说饿肚子就饿肚子。

大明为了扶植他们这些贫困户,还专门传授过他们农业技术,然而他们学得很差劲。

女真族的经济不稳,物资短缺就会抢,明成祖为了照顾他们,让他们少惹事,就在抚顺一带建立了开原马市,这样可以把女真人的土特产卖到集市,换取大明政府的财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还弄了一些女真人觉得先进的产品,比如铁锅、锄头什么的。

从表面上看,这样不仅解决了东北边患问题,大明还能得到貂皮、人参等奢侈品,双方互赢,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通市贸易使得原本分散在东北各地的女真部落聚集在了一起,并在马市周围定居了下来,并且觉得貂皮、人参等奢侈品有利可图,比种地来钱快,大家又转变成了狩猎与采集,没人种地了。欞魊尛裞

众多的部落聚集在一起,又没几个读过书的,凡是靠拳头和嗓门说话,加上市场就一个,同行之间难免会出现价格竞争,彼此间的冲突就出现了,各部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组建武装力量互相厮杀,甚至杀害大明守将,抢夺汉人物品。

大明一看这苗头不对,连忙派兵镇压,但那些部落太多了,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回到明朝当大帝朱慈烺】最新更新章节〖第388章 誓盟〗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22/42260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