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65章 亲手缝寿衣(1/2)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棺材买来了,接下来就是要把寿衣和孝衣提前也准备出来。

人还未死,就要先把棺材和寿衣先准备齐全?

其实这个规矩青青倒是懂的,在古时,特别是农村,人到五十后都是会提前准备出来的,也就是老太婆这边,原本不到四十,病来的又急,所以也就没往这上面想过。

晚饭随便吃了几口,大家就开始忙开了。牛车上的两大筐粮食卸下来放入厨房,还有那两大包的布匹,也都搬进了西屋。

针线活是女人的事,八爷领着玉生守在东屋,青青便领着萧月和枣儿去了西屋,寿衣一般都是女儿做,孝衣则是儿媳妇做,也亏了老太婆是女儿双全的。

萧月开着孩子,时不时的就帮忙扯两条孝布来。

孝衣容易做,几匹白布简单裁剪,缝制成长袍的样子便可,孝衣不用多做,三个儿女加上明远,还有枣儿自己的,一共也就五套,剪裁很简单,缝制也不费什么功夫,不用在意针脚大,随便缝上便可。

枣儿本身手脚也快,熬上大半宿也就能赶制出来了。

孝布也简单,就是将白布扯成三寸宽三尺长的布条,村里有人来悼念时便送上一条,也不用太多,只有同辈分或者辈分的人才用。

最难的要是寿衣了,衾、衣、帽、鞋袜、枕、被,这些是要做全套的,而且讲究很多,衾要用绸缎,这个是穿在最外层的,上面要绣上花卉鱼虫,因为这个难做,所以之前是在镇上买了现成的。

寿枕又分头枕和脚枕,头枕为云彩模样,上面也要绣上云彩,脚枕为两朵莲花,这就是传中的脚踩莲花上西天。

鞋袜就是一般的鞋袜,棉布做的,枣儿之前给老太婆做过一套,还是新的,这就省了青青的事,不用另外在单做了。

其实寿帽很简单,蚌壳式绒布帽,俗称老夫人帽,缝制也挺容易的。

寿被是需要两条的,一条垫于尸体身下,一条盖于尸体之上,分别用金色、银色绸缎为面料,上面绣星月等图案,这个镇上也有卖现成的,因为老太婆病情重,八爷也怕回去现绣赶不上,就让青青买了现成的来。

中衣和外衣还算容易,但却是整套寿衣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需要女儿亲手缝制的。

衣服的里子要用红布,这样子孙后辈才会红火,外衣青蓝色,斜襟,弃盘扣改用带子,暗喻子孙有继承。

这些原本青青不懂,也是听了卓少华的讲解才懂了这么一点的。此刻的她正含泪缝制外衣,熬了半宿,样式初步缝制了出来,然后又取出她在镇上刻意买的玉片和金线,开始一片一片的往上缝。

“啊!姐,你这是做啥?”枣儿吃惊的问道。

炕桌上的布袋子里放着不下一百多片大和形状一样的玉片,旁边还有一团金线,这是要花多少银子啊?

青青抬起一双泪眼,“咱娘苦了半辈子,又是这么年轻,所以我想寿衣也该做的时尚一些,听镇上人介绍,用金线把玉片缝制在寿衣上就叫做金缕玉衣,是大吉的意思,虽不能让人起死回生,却有让人来生富贵的意思,但愿咱娘穿着我亲手缝制的金缕玉衣能来生大富大贵!”

她记得历史上是有金缕玉衣一,真正的金缕玉衣制作是十分不易的,玉片要开料锯片磨光钻孔,而且大笑和形状都是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一件女人的玉衣最少也是要用上两千多片的玉片,和一斤半的金线!

制作的过程所要花费的人力和物力都是相当惊人的,传闻,皇家制作一件玉衣,至少也要两年多的时间!

不过那都是富贵人家做是事,农村这偏僻的地方自然是没有听过的。青青买了这些玉片也就是象征性的,玉片分别缝制在衣襟、袖口和裤脚,脸盖的四角也各缝了一块。

就这件寿衣,整整耗费了青青一夜的功夫!

这边忙忙活活的一夜,手中针线不停,另一边也是不曾合眼,老太婆呼吸十分费劲,时睡时醒,几次都让玉生以为的她不行了,眼见天亮,老太婆竟然还很有精神的勾着头往窗外看,“天亮了,又熬了一天……咳咳咳……”

是啊,又熬了一天!

玉生转头落泪,连再转回来时双眼已经是通红,“娘,你一定要撑下去!我们还有很长的日子要过,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是啊,萧家弟妹,你看孩子们现在一个个的都成气候了,你咋能舍得?好好养病,定会好的!”八爷也在一旁劝道。

老太婆已经不能起身,就仰着脖子四处看,“咋没见枣儿和明远?还有青青和月呢?我自己的情况我自己清楚,我想再看看我的孙孙!”

“哎!”玉生应了一声,连忙向西屋跑去。

正巧枣儿也忙活完了手里的寿衣,孝衣好做,做完孝衣便帮青青一起赶制寿衣,两人刚放下手里的针线,就见玉生匆匆跑来,“咋了咋了?是不是咱娘……”

枣儿话没问完泪就掉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解甲归田:家有麻辣妻】最新更新章节〖265.第265章 亲手缝寿衣〗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6/4665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