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王国海军主要舰艇明细 巡洋舰以(1/2)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战列舰
四艘
战舰第一中队第一分队,“武宗大帝”级前无畏舰两艘,武宗大帝号,世宗大帝号。该级舰是王国应对各国普遍列装二级主炮的前无畏舰而推出的一型过渡军舰,主炮比各国通常的两座双联装多出一半的火力,二级主炮菱形布置一舷可集中6门,在法国孤拔级服役之前,是单位时间投射量最多的主力舰,战力则远超。帝国本土许可生产四艘。
服役:1900年(“武宗大帝”),1901年(“世宗大帝”)
标排/满载:1625吨/1926吨
航速:18.5节
料:煤2200吨
续航:4500海里/12节
武备:05毫米l45三联装主炮两座,210毫米l45双联装副炮四座,105毫米l45甲板炮12门,毫米速射炮12门。
装甲:垂直主装甲带最大00毫米,上部200毫米,下部150毫米,美洲四号表面渗碳特种钢装甲,覆盖舰长百分之七十六。水平主装甲120到150毫米,甲板装甲25毫米。炮塔装甲(前,侧,顶)00毫米,180毫米,180毫米。司令塔装甲00毫米,水密隔舱150毫米。
战舰第一中队第二分队,“太祖大帝”级两艘,太祖大帝号,太宗大帝号,其中太宗大帝号为魏国海军大洋舰队总旗舰。该级早于英国无畏号战舰服役,为全世界第一级全重炮战列舰,从此东方各国称此类军舰称为大帝舰,西方国家称为无畏舰。其四座三联装主炮可以向一侧射击,主炮威力大于俄国“甘努特”级装备的05毫米52倍径主炮及德国克虏伯05毫米50倍径主炮,是装备十二寸主炮的各国无畏舰当中火力最强的,舰炮威力甚至强于欧美国家中率先装备超无畏舰的英国十三点五英寸四十五倍径主炮。帝国本土委托魏国国王造船厂生产两艘,许可生产两艘,襄王国许可生产四艘,日本七郡王订购四艘,“太祖大帝”后后出口土耳其,“太宗大帝”号出口荷兰,总计生产十四艘,是产量最大的无畏型战舰。
服役:1904年(“太祖大帝”),1905年(“太宗大帝”)
标排/满排:2480吨/2550吨
料:重油800吨,煤2500吨(出口欧洲为全煤动力,煤仓装载500吨)
航速:22.5节(出口欧洲后改为20节)
续航:8000海里/12节
武备:05毫米l52三联装主炮四座,前后背负,152毫米l55三联装副炮四座,菱形布置,一侧可用九门。105毫米l60速射炮12门,毫米双联装高射炮8门
装甲:重点防御,垂直主装甲带最大20毫米,中部200毫米,上部150毫米,1度倾角,覆盖舰长百分之七十六,美洲五号特种舰用钢,防护性能相当于百分之一百一十厚度的德国用在拿骚级上的欧洲当时最好的克虏伯垂直装甲钢。水平主装甲150毫米,甲板装甲50毫米。炮塔装甲(前,侧,顶)50毫米,200毫米,200毫米。司令塔装甲50毫米,水密隔舱厚250毫米。
装甲巡洋舰
装巡第一中队第一分队,“东平王朱能”级两艘,东平王朱能号,河间王张玉号。王国第一级也是唯一一级超过万吨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火力领先世界各国,装甲防护范围略微弱于欧美各国最强的德国布吕歇尔号大型装甲巡洋舰,水下防护与火力则远远超过。受客观条件限制(第三次美洲战争之前海军造舰军费长期不足,难以采购当时还很昂贵的210毫米舰炮),没能采用武宗大帝级上面的八英寸副炮塔,改为较轻便的六英寸双联装副炮塔。
服役:1902年(“东平王朱能”),190年(“河间王张玉”)
标排/满载:1488吨/16865吨
料:煤1800吨
航速:24.5节
续航:5000海里/12节
武备:05毫米l45三联装主炮两座,双联装152毫米l45副炮六座,后改为l55,毫米速射炮16门。
装甲:主装甲带最大250毫米,覆盖舰长百分之五十八,水平主装甲90毫米,甲板装甲25毫米。炮塔装甲(前,侧,顶)250毫米,150毫米,150毫米。司令塔装甲250毫米,水密隔舱厚度150毫米。
装甲巡洋舰第一中队第二分队,“定海侯郑和”级两艘,定海侯郑和号,镇海侯王景弘号。该级被欧美海军界看做是世界第一级战列巡洋舰,不过以该级舰的特征来看,更像是一款快速战列舰,该级舰可以看做是“太祖大帝”级减少一座主炮塔加强动力之后的快速型号,整体防护水平与以防御著称的德国海军最强大的装备50毫米主炮的马肯森级(此时空四艘全部建成服役)相比也毫不落后,甚至要强于英国装备十三点五英寸主炮的几级超无畏级战列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1907年王国海军主要舰艇明细 巡洋舰以〗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7/475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