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颠倒黑白(2/3)

中人的思考回路,此乃密令,金九龄又不可能专门跑来向他考证,今日能说开,也是老天助他。

何况……七王爷以此证明金九龄有了贰心,至正帝自然而然会疏远此人,没了六扇门总捕,他就被人蒙上了双眼、堵住了耳朵。他不信重金九龄了,手中的差事要转给另一人,那人自然当是七王爷了。

至正帝想得更深一些,不仅是金九龄,他疏远汝阳王一系,也皆因七王爷起,是七王爷提供了详备的证据链,使得他深信不疑,舍弃了这两员大将,其中王保保已被红巾教生擒,如今生死不明,汝阳王则被关押在天牢中。

他慢声道:“若我让你证明汝阳王的清白,你当如何?”

至正帝此时满心烦乱,才有这一问,本不指望金九龄的回答,却不料他立刻道:“不敢欺瞒皇上,臣以己及人,觉得汝阳王一案也有蹊跷,便自作主张,趁着张无惮前往华山时,潜入红巾教中。其时世子被严密看管着,臣不敢妄动,倒是拼死救出了绍敏郡主。”

其实那次他是跟张无惮暗通曲款去了,不过话是人说得嘛。金九龄也是昨天才知道,张无惮找人伪装好后,从红巾教总部掳走了赵敏,严密关押起来——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他当时还没有考虑好,不过这人挖坑设套从来只嫌多不嫌少,坑到谁都是赚的,如今也派上了用场。

见至正帝果真前倾了身子,金九龄谨慎道:“臣担心消息走漏,未曾以真面目示人,又将郡主娘娘奉养在外地,近日才运送至大都城郊……”

至正帝一惊,忙道:“此言当真?”

金九龄道:“臣未敢私自审问郡主娘娘,对汝阳王府清白如否,不敢断言。”

至正帝在心中不满他擅自行事的怒火消了大半,仔细一琢磨,反倒觉得金九龄这事儿做得虽大胆,可也没失了分寸,看来他被冷落这半年,真是长进了不少。

他便道:“许你秘密将绍敏郡主带入宫中,不许惊动任何人,可有把握?”就算七王爷有意构陷,展现出来的证据也无可辩驳,他倒想听听赵敏如何解释其中种种疑团。

金九龄稍一犹豫,还是道:“臣愿意勉力一试。”

“张无惮如今就在大都城内,同行的还有他的胞弟张无忌、华山令狐冲,你行事还当避开他们。”至正帝道。张无惮三人入城是经过精心伪装的,可此地到底是元廷大本营,何况至正帝早就在防备刺客来袭,在京中布满了眼线,对他们的行踪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说罢,见金九龄怔了一下,缓和语气道:“此事怕是难为你了,只是事到如今,朕唯一能信任的也只有爱卿了。”可信的到底是金九龄还是七王爷,他心中仍然存疑,还当听过赵敏的口供后再做决定。

金九龄为难半天,咬咬牙还是应了,告退出去。

——————————————————————————————————————

金九龄出了宫,若无其事回了府上,待到深夜方才黑衣蒙面,避开监视的眼线,前往西郊一株柳树下。

待赶到地方,发现一个佝偻老头早早就等在树下了。金九龄飞身过去,低声道:“皇帝信了大半我的说辞,明日我就要带着赵敏入宫……能成吗?”

他没有提至正帝知道他们三人行踪之事,张无惮若是不知道行踪早就暴露了,怎么会另外同他改约地点还精心伪装呢?

那老头笑道:“不能成吗?赵敏就算觉察到有蹊跷,她也不会放过当面向皇帝表述忠心的机会,这是汝阳王府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了。何况我的诸多工作做得很到位,她只消将苦头陀的真实身份是明教光明右使范遥一事说出来,皇帝彻查后就会相信的。”

范遥二十多年前就易容改面卧底汝阳王府,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而张无惮坑汝阳王府大多借助了范遥不假,现在他只需要用这一事实证明一个错误的结论,动摇至正帝对七王爷的信任。

金九龄赞叹道:“鞑子皇帝只想着,我被诬陷了,他只好倚重七王爷,却没有想到咱们——您反其道而行,七王爷被诬陷了,他就只好倚重我了。”

“不仅如此,若是连七王爷都能背叛他,他还能相信谁?怕对身边人都会有所怀疑,反倒是自证了清白的你更能让他安心。”张无惮道,“你有把握吗?”

他来大都,确实是怀着要刺杀至正帝的信念,不然也不会费这么大劲儿将张无忌和令狐冲这两大帮手都聚集起来,但情势有变,有取巧的法子,何必还要拉着基友弟弟一块冒险呢?不论什么时候,至正帝身侧的护卫都不是弱手,他们三个联合敢称独步武林,却不敢保证能全身而退。

金九龄道:“今日上殿,我留心观察过他周遭的守卫了,除非我能更近身十步,否则难以成事。”不过待至正帝审问过赵敏,怕他就能贴身保卫了,届时张无惮等人扰乱外围,他则趁乱一剑刺死至正帝,全身而退的把握颇大。

他想了想,还是强调道:“请您放心,我好歹也是六扇门三百年来最天才的捕快。”

张无惮呵呵,他就觉得这世界的设定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综武侠]无忌他哥】最新更新章节〖第147章 颠倒黑白〗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62/6235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