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一代女皇】(2/4)

则天丢在了脑后,曾经的许诺更被丢在了九霄云外。

在男人眼中事业永远比爱情重要,女人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玩物,需要时把你捧在手心,不需要时就把你丢在墙角。难道普天之下的男人都是这样吗?

面对李治的绝情,武则天很痛心,她的自尊被无情地撕裂成了两半。

这年八月,眼看着唐太宗就要下葬昭陵了。但武则天还没有等到李治的任何消息,她感觉自己就像一枚被遗弃的棋子。不禁绝望起来。

就这样,伴随着唐太宗的下葬。已经26对的武则天与唐太宗其他未育妃嫔进入了感业寺为尼,开始了一生中最黑暗、最迷茫的岁月,她的人生也一度陷入了最低谷。

关于感业寺的具体位置,这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在此,我们采用大多数人都比较赞同的说法。

感业寺位于长安城朱雀街西崇德坊的西南隅,靠近清明渠。周围地势平坦,树木成荫,环境很不错。但矮小的佛庐无法与高大的皇宫相比,这里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而且寺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过惯了优裕生活的妃嫔来到这里感觉就像下了地狱一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曾生活在宫廷中的女人们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清苦的生活。

当尼姑首先要削发,变成秃子,这让这些年轻的美人们很难接受。但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为了活下去,她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乌黑秀发被一缕一缕地削落在地。

削了发,受了戒,才算是尼姑。既然当了尼姑。就没有了妃嫔的架子,要按戒律办事。另外,平时一定要比师傅起得早,听经读经不能有差错。这种生活不是武则天想要的。她要突破这种禁锢,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皇宫。

虽然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希望。若想改变这种生活。还得依靠一个人,他就是当今皇上李治。所以。潜伏在感业寺中的武则天努力维持着和李治的感情,不管有几成希望。她都必须努力去做,因为这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这种复杂感情的驱使下,武则天写了一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我因为整天想着你,才如此憔悴。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你如果不相信,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那上面的斑驳泪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诗是几乎绝望的武则天的真情流露,写得情真意切,读来内心有种酸酸的感觉。据说后来的大诗人李白看到这首诗后,竟然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

出家不能强求,如果尘缘未了,即使剃了秃子,也只能徒有其表,没有出家人的里。武则天就是如此,虽然她幼年受到佛教的影响,但当尼姑是被强迫的,不是出自本愿,所以,佛教的清规禁锢不住她对李治的思念,只是不知道今生能否再次和这个男人相见。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话: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即使你的内心有再多的不平,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既然有些事情我们无从把握,未知的将来又让我们有些迷茫,那么,我们为何不从做好眼前的事情入手,过好每一天呢?

天资聪慧的武则天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她急切盼望李治的出现,但也没有荒废在感业寺的每一天。她凭着深厚的佛学功底,在感业寺钻研佛学如鱼得水,融会贯通了佛学经典,为她执政后推行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处于低谷时也不放弃理想与追求,这就是武则天在感业寺为我们展现出的人生态度。即使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她的精神和意志也不会被摧垮泪水中的希望

人心都是肉长的,皇帝也是人。难道李治真的忘记了曾经让他魂牵梦绕、难以入眠的武则天了吗?答案是没有。其实,李治一直对武则天念念不忘,但现实不允许他做出和武则天有牵扯的事情来。他也有难言的苦衷。

首先,他刚刚即位。根基不稳,一直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他只有夹着尾巴做皇帝的份儿,虽然也曾想把武则天留下来,但只是想想而已,因为他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其次,他胆小软弱,缺乏父亲的气魄,没有把武则天留下来的勇气。而且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是为了工作,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却是为了见不得光的私情。名不正言不顺,他不敢这样做。

但把心爱的女人放在感业寺为尼。这是李治的一块心病,他一直寻找机会要把武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五十四章【一代女皇】〗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7/735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