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神器登场(2/3)

是白生生的棉花。

怎么弄?

众人都在看着沈安。

沈安伸手摸了一把,熟悉的绵软让他不禁落泪了。

“哥哥。”

果果从未见到哥哥哭过,所以有些慌。

赵仲鍼缓缓蹲下,拿了一坨棉花在手中。

捏一下,很软,而且有种热和的感到。

他随手扯了起来,把一团棉花扯的四分五裂的。

呯!

沈安一巴掌抽往,禁止了他的笨拙行动,然后起身道:“织布,还有……弹棉花!”

“织布?”

“没错!”

沈安兴奋的道:“找人来,找织布的人来。”

如今的大宋依旧是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没一会庄上就来了个妇人。

“织布!”

沈循分了十箱子棉花出来,剩下的他有用处。

妇人先是摸了棉花,接着又用手指捻了几下,抬头自负的道:“这个可以纺纱。”

“纺纱?”

“对,先纺纱,再织布。”

瞬间沈安就丢人了。

本来是要先纺纱再织布啊!

“把东西搬来这边弄。”

沈安不放心把棉花放到别的处所,还下了重赏:“若是弄的好,回头你家小子读书得力就送太学往,若是不得力,就给钱。”

“得力得力!”

妇人的眼中马上就绽放了光芒,看那样子容貌谁敢说他儿子读书不好,她就敢和人拼命。

一个圆形架子架好,还有一些小东西筹备好,妇人就开端尝试纺纱。

只见她手中捏着一小把棉花,随手拉着,竟然就拉出了一条线。

线头挂在架子上,她动摇了圆形架子,那线就被拉了出来。

一手捻线,一手转圈……

沈安闭上眼睛,脑海里涌现了一个画面。

千家万户中,女人们坐在简陋的木制机器前,或是纺纱,或是织布。

就在那简略枯燥的声音中,一匹匹布料被织了出来,然后拿往集市换钱。

那些妇人欣慰的拿着钱往买些盐米,回到家中后,幼儿欢乐的迎上来抱住她的腿,仰头央求好吃的,她就摸出刚买的饴糖,笑眯眯的给孩子吃。

这就是千年来母亲的形象,慈爱而任劳任怨。

沈安的眼角有些湿润,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那也是个任劳任怨的女人,固然没有什么大成绩,却养育了自己的孩子。

“话说……你不是说自己不管太学招生之事吗?”

就在他悼念那个世界的母亲时,一个不怀好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尼玛!

这谁那么不长眼,竟然当面揭短!

沈安刚想发怒,随即就堆笑道:“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包拯板着脸道:“君子慎独,老夫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总是不听。”

所谓慎独,就是让你里外如一,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是君子,背后是小人。

可这样的人万中无一。

包拯感到自己有必要把沈安改革成一个君子,所以总是不遗余力的调教他。

“是是是,某回头就再好生自省一番。”

沈安随口搪塞了老头,心想我当然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否则早就被那些老鬼给吞了。

这年头君子就是倒霉蛋,比如说范仲淹。

而韩琦等人当年也随着做了一回君子,成果也随着倒霉,于是他们改弦易辙,从君子变成了政客,日子过的别提有多滋润了。

做君子要倒霉,做小人过的爽,你咋选。

某沈安当然要做君子!

这一刻沈安忽然有了使命感,指着纺机说道:“包公,这便是棉花。”

包拯仔细看着纺线,问道:“这便是邙山军往辽境带来的棉花?”

“是!”

邙山军冒险进进辽境就是为了这个东西?

包拯拿起一团棉花掂量了一下:“轻飘飘的。”

“当然要轻,否则不好织布,做成被子能压逝众人。”

沈安已经把那些棉花理想成了棉被,想着盖上棉被的热和,不禁暗爽不已。

你们还在盖着厚重的被子,我却只需要几斤棉花就能确保热和。

被子热和了,媳妇在侧,饱热那个啥……

他心中自得,包拯在仔细看着纺纱,问道:“可能织布?”

妇人现在已经熟悉了棉花的手感,纺纱很轻松,闻言就说道:“能呢,奴觉着这棉花纺的线比什么夏布都好很多。”

包拯皱眉转身,对赵仲鍼说道:“还请小郎君往禀告陛下。”

这并非是包拯倚老卖老往指使赵仲鍼,而是要让他露脸。

赵仲鍼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路打马冲进了城中。

“哎!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北宋大丈夫】最新更新章节〖第635章 神器登场〗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84/8413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