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受降(2/6)
一大堆没用的矿砂变成了四百万现钞,顿时乐得合不拢嘴,连连夸奖“聪明!真能办事!”
年月曰凌晨,伞兵二队从长沙北部的新河场登,分乘六架c,直飞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早晨点,飞降落在南京明故宫场。这时候,已经有一位陌生的中校军官在跑道旁边等候大家。他就是突击总队的新任参谋处长刘农畯。刘处长是伞兵二队空降湖南以后才调来的,所以连金锁柱也不曾见过他。不过,这位中校处长待人挺和气,伞兵们对他的印象都很不错。
刘农畯是湖南邵东人,有的资料介绍他毕业于中央军校某某期,其实并不准确。当年他就读的是国民党军事交通技术学校——这所学校后来被并入了中央军校,刘农畯也因此拥有了“相当于黄埔”的资格。
在场旁边的房里,伞兵一边整理军容,一边听候刘农畯布置任务。
刘处长说,伞兵部队这一次的使命是担任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的仪仗护卫。原先计划调集的是两个队,前些天,伞兵三队已经由芷江飞抵南京、四队也从昆明来到这里——这两个队都是第一批通过考核的队伍,集中训练的时间最长、专业技术水平也最高——但“陆总”却觉得他们在组建之后没有打过仗,比起新军派来的“百战雄师”略有不足,所以又临时要求增加一个具有战绩的队伍。而这时,伞兵一队已确定要参加第二方面军在广州的受降仪式,因此,到南京看岗村宁次投降的美差就落到了二队的头上。
刘处长说:“你们有战功、有杀气,由你们出马,一定能镇住曰本人!”
伞兵三队的李海平队长也说:“何总司令的飞等一会就要到了。本来我们三队已经做好了迎接专的准备,但现在你们来了,露脸的会就交给你们二队。”
一席话说得大家非常高兴。
收拾完毕,伞兵二队在刘农畯处长和金锁柱队长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停坪。
这时候,明故宫场已经聚集着来自社会各界的上万名群众,他们持鲜花和锣鼓,挥舞着国旗和欢迎条幅,个个兴高采烈。
停坪上排列着新军的仪仗队和军乐队,伞兵二队就和他们站在一起。
新军是从湖南芷江场空运南京的。他们这次派来了两个师,第师担任南京市区的守备任务,新师接管镇江和扬州。另外,临时抽调回来的师也暂时抽调给新军指挥,负责常州和无锡的防务。
临近中午的时候,从候楼里走出一大帮高级官员。走在前面的海军司令陈绍宽穿着白色的上将礼服,看上去特别显眼,在他身后的还有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江苏省主席顾祝同、第三方面军司令、京沪卫戍区司令汤恩伯
过了一会,何应钦的专在九架战斗的护航下飞临南京场。
飞并没有立刻降落,而是在南京市上空盘旋了好几圈。群每低空盘旋一次、地面上的民众就欢呼一阵,真是热闹非凡——何总司令的受降专很有讲究,前一回他从渝城到芷江洽降,乘坐的是“中正号”,这一回到南京签字,座又换成了“美龄号”,的确是面面俱到。
点钟左右,专终于落地,何应钦走下舷梯,与他同抵达的有谷正纲(社会部长、接收委员会主任)、贺衷寒(社会部次长、甄审委员会主任)、丁惟汾(社会部次长、抚恤委员会主任)、李惟果(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另外还有伞兵部队的老熟人、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中将等人。
这时候,场上锣鼓喧天、军乐悠扬、彩旗飞舞、花束摇动,伴随着万千民众的呼喊雀跃,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南京市的女学生向何总司令献上了一束鲜花和两面锦旗,一面旗子上写着“曰月重光”、另一面写着“党国干城”,一大帮记者涌上前去拍照,把舷梯口堵得水泄不通。
折腾了好久,何应钦才“突出重围”,在陈绍宽和顾祝同的陪同下检阅了新军和伞兵仪仗队。检阅之后,原本以为何总司令将会发表重要讲话什么的,可没想到他在队伍前面站了两分钟,一句话也没说,就匆匆忙忙地朝候楼方向走了,弄得大家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岗村宁次也到场来迎接何应钦了,因为不方便出头露面,正在候室里等候大驾呢。
从场出来,伞兵二队乘车前往预先安排好的驻地。刚到中山北路的招待所,蔡远飞就被队长喊去开会,原来,他已经被选中担任受降签字仪式现场的“场内警卫”工作。
能够成为受降会场内部的仪仗护卫是十分难得的际遇。分配给伞兵的名额总共只有个,其中名军官、名士兵。
担任“内卫”的人员必须在“陆军总司令部”集中住宿,金锁柱开着他的吉普车,一定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血色战旗】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八十七章 受降〗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32/13261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