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旁观者清(2/4)
点什么,陈拥军磕了磕烟灰,面无表情地说道:“总理如曰中天,两眼一瞪,谁看谁怕。但胡司长却不怕,特别在体改委降格为体改办这个问题上,竟然敢跟总理作对。
他认为撤销体改委是极其错误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快则5年、慢则10年,国家就要为撤销这个在研究和政策制订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利益中立”重要作用的部门后悔。
对现在推行的国企股份制改造也有意见,说现在的改革弄得像“招安”一样,仅换了旗帜,档次还是乌合之流,管理仍旧上不了水平,只会连累股市、拖垮银行。”
陈拥军刚说完,陈洁便忍不住地补充道:“他很尖刻,抨击许多政策时可以说是尖酸刻薄。三个月前他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倒有点像200多年前乾隆老头子与英国人打交道。老纠缠在马嘎尔尼该行单膝还是双膝(或三叩九拜)下跪礼。
结果,把马嘎尔尼此行的目的……英中应该“自由贸易,协定关税”的要旨都撂到一边去了。说是因形式而废弃交往的实质与社会的变革,是舍本逐末。说那些国企的厂长、书记,好像褪下中山装披上西装,就理所当然是经理董事长似的。以为找枪、托门路混个掺水的文凭,就上了层次、获得了现代经营的精髓。
说是这是一种不求管理方式、经营制的脱胎换骨,只以为换副对子、粉刷一番墙皮,就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就是有孙大圣的七十二变招,仍有庙宇上头插旗杆的破绽,何况不少经理董事长,本身就是旧制的执行者,能有多大变数。”
“他写过两本书,一本是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一本是关于to的。发行量不大,市面上很难找到。如果你想看的话,回头我给你找一找。”
陈拥军和陈洁的这番介绍,让田文建大吃了一惊,沉思了片刻后,突然一脸苦笑着说道:“看来我是小看天下英雄了,搞来搞去,原来是个狠角色。”
陈拥军轻叹了一口气,一边转着盘子,一边不无惋惜地说道:“狠又怎么样?还不是没有受到重用。不但把领导们得罪死了,据说连他家老爷子都不让他进家门。不过话又说回来,他的确很有见地,在经济学上的造诣,甚至得到了吴大师的肯定。”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to、那些高薪聘请回来的海归……田文建猛地反应了过来,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脱口而出道:“明白了,我明白,原来是见自己那套理论没市场,在京城混不下去了,跑这儿来把蓝天集团当试验田。”
“有这个可能。”
陈拥军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关切地说道:“不提他了,还是说说你的船厂吧。小建,闭关了这么长时间,有没有研究出什么头绪来。”
田文建捋了下思路,托着下巴,侃侃而谈道:“造船业很麻烦,首先是关联姓太强,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上游有各种原料供应商、械电子供应商、设计服务构、配套产品提供商等等,下游连接航运业、修理服务业。真正搞起来的话,的确能促进与之相关各个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资本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劳动密集。涉及的技术环节太多,流程和工艺相当复杂,不管是初始图纸的设计,还是工艺的选用和专用械的艹作,都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
由于结构太复杂,重复作业比例低,很难采用流水线进行生产,所以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同时作业。别说我现在是光杆司令一个,就算船厂的所有职工都还在,也造不起来一艘万吨轮。”
田文建轻叹了一气,环视着众人,一脸沮丧地继续说道:“最可怕的是高负债率,就算接到订单后,船东按惯例交纳一定的预付款,并且在建造过程中也按照一定比例分期支付进度款,造船厂还需要垫付大量的流动资金。
别的船厂之所以红红火火,一是得到了地方政斧的支持,二来可以从银行贷到款。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就算接到订单,银行也不敢轻易的贷款。毕竟造船业本身是有风险的,要是系泊实验过不去,或者船东届时无力支付船款,那数以千万计的贷款就要打水漂了。”
陈拥军沉思了片刻,点头说道:“你分析的很透彻,其实还有一点你没注意到,那就是由于建造周期长,船舶制造业对经济波动的反应,一般都会滞后一两年。往往在航运市场兴旺时下得订单,到船舶交货时市场已经变得惨淡,面临着极高的退单风险。
其他船厂现在红火,不等于两年后还红火。因为现在正面临着东南亚带来的金融危,按这个逻辑来推算,那两年后船舶制造业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仕官】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九章 旁观者清〗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4/22471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