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和赵广陵回到校场之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他们换了新的木甲和面具,但背后的编号却没有改变,丙十三和丁十六,仿佛光芒铸就一般,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经过两轮比拼之后,每组四人选一人,本该剩下十二个人,可由于李秘与赵广陵平局,所以多了一个人出来,楚定王与老太君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李秘与赵广陵抓阄,其中一人轮空,直接晋级。
赵广陵却是摆了摆手,朝楚定王说道:“王爷,他比我惨,还是让他多歇一轮吧,横竖我还没玩够……”
若是其他事情,李秘到底是要争一争的,但这件事上,李秘到底还是占了便宜,楚定王是清楚赵广陵底细的,便朝他说道。
“你玩归玩,可别再拼命了,否则我跟令尊可交代不了……”
赵广陵嘿嘿一笑道:“也就这个没大没小的傻货才敢跟我这般打,其他人可不会这么蠢。”
楚定王闻言,也是哈哈一笑,虽然戴着面具,但李秘的眼神却异常冷静理智,楚定王也难免侧目。
他也没想到李秘竟然如此强劲,这个毫不起眼的苏州府宣慰安抚知事,也着实让人惊艳。
老太君是知道李秘本事的,可也正因为对李秘有所了解,当李秘与赵广陵献上如此精彩绝伦的比试,她才会更加的惊诧,因为这说明李秘实在隐藏得太好了!
若不是赵广陵,只怕老太君还仍旧以为李秘是个只懂查案的芝麻小官呢!
时辰也不早了,做出这样个决定之后,老太君也当场宣布出来,若没有他们那场比斗,许多人或许会认为李秘轮空,是个走狗屎运的幸运儿。
可如今,他们都没敢有任何意义,因为无论是丙十三,还是丁十六,他们都不愿意面对,撞上此二人中任何一个,都是倒霉透顶的事。
十二人分成了三组,同样捉对儿厮斗,最终决出三人来,再加上轮空的李秘,进行第四轮,决出最后两人,进行最终极的决战!
李秘是认得熊廷弼的,虽然他戴了面具,但李秘早早就认出他来,见得熊廷弼晋级,李秘也并无奇怪之处。
此时熊廷弼与对手比拼的却是大枪,枪头换上软布,沾了朱砂墨,若身上要命处被刺中,便留下红印,以此来判定胜负。
熊廷弼身材高大,又使用大枪,难免让人误以为是北方士子,而且他的攻势如狂风暴雨,对手很快就落败。
经过了小半个时辰的比拼,最后三人也终于是决胜而出,丙十三的赵广陵,丙十一的熊廷弼,加上轮空的丁十六李秘,剩下最后一个木甲模糊,也看不清楚编号。
胜出的三人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眸光之中,走到了点将台前,楚定王也是颔首而笑,频频点头道。
“不错,尔三人乃今届武举士人之翘楚,能够最后胜出也是名符其实当仁不让,丙十一,甲科举人没法比,但今番朝廷却非常重视,所以很多人也是抱着“榜下捉婿”的心思来的。
这榜下捉婿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说的是宋时之事,科举考试发榜之日,各地有钱有势的富翁们,就会全家出动,挑选榜上提名的登第士子做女婿,那场面就跟抢人差不多,直接塞轿子里就抬回去,于是便成为“捉婿”。
明朝的科举制度虽然成为了最主要的国家选材方式,但要认真计较起来,其实宋朝才是科举制度最为完善的时代,若说文事,还没有哪个朝代能与宋朝相提并论。
明朝时期虽然没如何听说过榜下捉婿的事情,但招揽登第举子为婿并不罕见,甚至不少奸商或者富豪,会出钱资助寒门士子,而寒门士子高中之后,又转头回报这些富豪。
这些人有的是钱,资助士子就是做长线投资,借此能够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晋升上流社会之后,又能够产生巨大的利益回报。
不过能够进入楚王府观战的,可都不是有钱无权或者没有名望的寻常暴发户,他们之所以来“捉婿”,可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长线投资了。
虽然这个丙十一和甲不值的芝麻小官,就是同一个人,可他到底还是没说出口。
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说了,这些蠢女人也不会相信,而李秘一定能够战到最后,也一定能够胜到最后,等李秘揭开面具那一刻,这些女人才会真正明白,她们到底是看错人了!
如此一想,张黄庭反倒有些期待,希望李秘能够早点胜出,他已经有些等不及,要看到这些女人脸上的惊愕了!
当祖大寿和熊廷弼揭开面具之后,所有人的眸光都转向了李秘和赵广陵,谁不想知道这两位英雄少年长何等模样?
此时楚定王和康老太君自然也能够感受到众人的情绪变化,不过此时赵广陵却走到点将台,也不知低声说了些甚么,楚定王和康老太君都有些皱起眉头来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