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6章 让李翊懵逼的一次召唤(1/2)
虽然这个鲜卑大美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帝王的一夫一妻制,但李翊知道,自己要是把她召唤出来,那恐怕就要倒霉了。治武功之兴盛,堪称第一。
而且则天在皇宫如此险恶的地方,跟那些男人周旋,最后击败那些男人,把那些男人当老鼠耍。就算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明祖明成,老毛都不过尔尔。
西方虽有女皇帝,当西文风气开化,有女皇帝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中国男权主义之下,能产生女皇,可见武则天是多么的厉害,而且她的能力达到了使男人望尘莫及的高度。实为有人类以来,最伟大、最了不起、最杰出的人物。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
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惟独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另外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合称为武韦之乱。
可是,这样一个人物,现在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召唤对象。最让李翊无奈的是,他真的难以拒绝这个女人的诱惑,准确的说,是她卓越的能力带给他的诱惑。不管是她高达1的政治能力,还是高达98的魅力,亦或是93的智谋以及9的统帅,都说明了这个女人是多么的优秀。
在李翊心中纠结无限的时候,第三个召唤备选人物出现了。
“第三名武将——辽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萧绰,统帅95,武力87,智谋9,政治99,魅力96。”
李翊已经彻底懵逼了,这召唤系统还真会玩人啊。看样子,这又是要来一次备选召唤人物全是女性的召唤。
对于这个叫萧绰的女人,李翊自然不会陌生。这位名叫萧绰的女人,就是评书《杨家将》里令人闻风丧胆的辽国太后。她手握江山和爱情,在庙堂上一展鸿篇巨制,在疆场上挥洒神来之笔,在爱河里尽展风情万种,一切都呼风唤雨,水到渠成。
公元953年,辽国开国皇后述律平,悄然离世。与述律平插肩而生的是另外一个在日后辽政坛叱咤风云的太后萧绰。自这个萧氏部族出过一个开国皇后之后,在218年的辽国历史中,共出了13名萧氏皇后。皇后必出萧家,已成辽国政坛的“潜规则”。
萧绰的父亲是北府宰相萧思温,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她一出生就“根正苗红”,顶着皇族的光环,踩着通往皇后宝座的祥云,幸福得无人可及。29年之后,这位契丹女子,“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其手”,把她开创的太后干政之路,走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是以后来“萧太后”三个字,几乎成了辽景宗妻子萧绰的专用名词。
公元969年,辽穆宗被刺,萧思温等大臣极力拥立辽景宗即位,为了报答拥立之功,景宗选萧思温16岁的女儿萧绰为贵妃,3个月后,又被立为皇后。辽景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奈何身体太差,连上朝听政也支持不了。在这种情况下,萧绰以皇后的身份参政,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朝野上下,对年轻的皇后刮目相看。病榻上的辽景宗十分欣慰,召来史官说,“从今以后,凡记录皇后说的话,也可以称‘朕’。”
公元982年,35岁的辽景宗病逝,时年圣宗12岁,萧绰3岁,真可谓“孤儿寡母”。当时辽国“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游牧的契丹民族,在马背上建立天下,又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召唤之三国霸业】最新更新章节〖第0456章 让李翊懵逼的一次召唤〗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0/26097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