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赢琬 王领之地(1/4)

(一)

帝夏桀十六年,元旦。

依据夏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夏朝最重要的节日,也是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这天夏朝的帝王要携临万民祭拜夏朝列位先祖先帝和守护这中土大地的天地仙灵。

夏都禹王庙内,圭璧币帛,五谷牺牲,琼浆珍果,悉数陈列在庙堂之内。夏桀身着黑色的礼袍,跪拜在灵台前,对着历代先祖的灵位叩首九次,接着起身接过一旁世室守正递上的檀木香柱,再次向着灵位三拜之后将香插在青铜香炉内。然后在几个术士和家臣的簇拥下走出了禹王庙。

庙堂外的禹王台。青铜制成的九个方鼎震慑在禹王台的四周;用各色美玉制做的六种礼器被摆放在祭台之上,以礼天地四方;上百个身着法衣的术士盘坐在禹王台的周围。

祭台之上,大祭司风须早已身着法衣,手执法扇,等候在那里。

三司、三辅、四令,五臣、六御、九正、十二部官的夏朝王庭大臣们悉数到场;拥护大夏朝的各个邦国和氏族也都派来了德高望重的族老或家臣世子参加祭祀,甚或一些邦国的君侯都不远千里亲自到场参加这大夏最重要的元旦祭典。

当年先帝大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历经百年后有些氏族邦国或人丁稀少没落破败,或在征战中被吞并灭国,或对夏朝心存不满拒绝朝贡,或早已四分五裂依附于氏族大国成为了属臣。现在虽然早已不复当年盛况,但是仍然是浩浩荡荡的足有上百个氏族方国前来参加这盛大的祭典。

诸侯和大臣们悉数跪拜在禹王台下;成千上万的百姓黎民也都跪拜在庙台的周围。

帝夏桀从禹王庙踱步出来,沿着由八十一张鹿皮铺就的灵台御道走向位于禹王台最高处的祭台。

待夏桀来到祭台前,大祭司风须口中便开始唱颂着敬奉仙灵神坻的祭词:

“乾坤朗兮,灾魂破;仙灵威仪兮,秽物锉;福泽苍生兮,子民同乐;山河恒宇兮,绵绵万世;经纬天地兮,造化万民……”

唱诵完毕后,风须拿起祭台上的酒樽交与夏帝。夏桀将酒樽中的祭酒向四方洒去,然后拿起火把点燃了青铜祭盆中用于焚烧的祭品。

燔祭的烟气升腾,直达高空。

“上灵万德,佑我大夏。”夏桀双膝跪地,接过风须递上的青玉礼剑,双手高举过头顶,用他那洪钟般高亢的声线,大声祭颂着。

台下那聚集的诸侯贵族和百官万民们也都随着夏帝齐声应和着,声音响彻大地,直达天宇。

赢成子的两个女儿也身着了庄重的冕服,跟着一班家臣聚集在人群当中。

对于赢琰来讲,这次随父亲来到夏都最大的收获之一便是见识到了诸多旷世奇景和庞大的场面。每一个都让她惊讶的张大了那只小嘴,快把下巴都惊掉了。

看着这庄重而庞大的祭典仪式,她满脑子都是好奇和疑问,但看看周围那些人,各各都是庄严肃穆的表情,让她望而生畏,不敢肆意而为。

终于她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心,拉了拉姐姐赢婉的衣袖。

“姐姐,你见过这么大场面的祭典吗?”她眨巴着那双水灵的眼睛,调皮的问赢婉。

赢婉自然知道这个妹妹生性乖戾,好奇心重,准是又有了一肚子的奇思怪念想要寻求答案,便扭头对她笑笑说道:“当然没有了,不过我曾跟鲁国师学过些祭典的礼仪,大概了解了一些。”

赢琰听了,暗自有些悔恨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好好跟姐姐一起学习。若当初像姐姐那般用功就不会沦落到现在这步恍若无知的田地。

“姐姐,那台子上似乎摆着六件奇怪的礼器,你知道都是些什么吗?”赢琰低声询问着姐姐,期盼着得到满意的答案。

“台上那六件礼器分别为苍螭之壁,金蛇之圭、玄鸟之璋、白兽之琥、蟮麟之琮以及昆蠡之璜。乃是代表大夏王朝天地四方的礼器。天为苍螭,地为金蛇,东方玄鸟,北方白兽,西方蟮麟,南方昆蠡……”赢婉略带自豪的给妹妹讲述着那六件礼器的来由和喻意。

姐妹两人一问一答,聊的不亦乐乎,全然忘记了这是在祭典仪式中,直到坐在他们身后老管家赢祀再也看不下去了,沉沉的咳嗽了一声,并拉了拉赢婉的衣袖,两个姐妹才回过神来。赢琰顽皮的朝姐姐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也模仿赢祀的样子咳嗽了一声。姐妹俩掩着小嘴相视一笑,便不再言语。老管家赢祀坐在两人身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二)

整个祭典仪式共分为三大部分,祭祖,礼天和朝典。祭祖之事乃是从正月初一的前三天便开始了,到正月初一的当天结束,礼天则是整个祭典最隆重的阶段,也要持续三日。最后的程序便是朝典了,乃是由各大氏族诸侯邦国的代表齐聚朝堂,依次接受夏帝的召见和勉励,而夏朝王室则会在青台大宴三日,犒劳来自各大氏族邦国的王公贵族。

当然只要是来参加祭典的氏族邦国必然不会空手而来,都会向夏帝献上贡赋。这些贡赋,或是牲畜五谷,或是银锡贝币,或是绫罗绸缎,或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夏朝列国志】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二章 赢琬 王领之地〗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262/2620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