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午面皮抽了抽,>
面无表情地看向招娣,出声道:“招娣可有想过给自己换个名字?”>
名字,代号而已,>
但当下人对这个都极其看重。>
苏午的师父尤其看重此事。>
他违逆不得师父的心意,也只好答应下这件事。>
招娣被他目光注视,>
有些心慌地低下头,>
旁边的崔玉兰看着这一幕,眼波流转,不知在动着什么心思。>
小嫂子虽在礼教束缚中,过了二十余年,>
对于自己的名字早已麻木,>
同村子里,>
像她这样叫招娣、盼娣、想娣的女子,也是多不胜数,大家都是这般名字,又有甚么好抱怨的?>
只是,>
自随苏午上山,亲自手刃了山贼,>
了结了前事,>
招娣忽然觉得,自己好似又重新活了一回,>
以往看起来昏蒙蒙的天,>
昏蒙蒙的地,在自己眼里竟也变得清晰而鲜明起来,>
她有一种自己真正是在活着的感觉,>
而不是依凭别人的想法,摆出个活着的模样。>
是以,>
她先前没有换名字的念头,>
当下却也有了。>
被苏午目光看得不敢抬头的招娣,发出细若蚊呐的声音:“是,妾身——我想换一个名字,请小郎、请大师兄为我取一个名字。”>
“取名字,总要依你自己的心意。>
你觉得是以花鸟为名,>
还是自山河日月中取名?”>
“妾身尤喜早春的麦苗,>
一看见一簇簇麦苗就觉得欢喜哩……”>
“麦苗么?>
那就叫青苗如何?”>
“青苗,青苗……>
青苗多谢大师兄!”>
随后,>
苏午又依次给狗剩取了大名为‘李虎’,>
不过当下大家依旧叫他狗剩,>
毕竟他还未长成,>
叫他贱名,也是希望他能安生长大。>
给哑女取名作‘李秀秀’。>
招娣原姓王,后随夫家姓崔,>
当下也弃了前名,改姓为李,是以当下全名为李青苗。>
一众师弟师妹们的名字都取好,>
苏午自觉这事已尘埃落定的时候,>
在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崔玉兰忽然向李岳山请求道:“师父,弟子父母家人皆已亡故,是以亦想改姓为李,请大师兄为弟子重新取一个名字!”>
“你这名字不是很好?>
若想绝断前尘,亦只要换个姓氏就是,>
改名字作甚?”不等李岳山开口,苏午先转脸看向崔玉兰,训斥出声。>
崔玉兰见他细心询问‘李青苗’的种种要求,>
到了自己这里,便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心里顿时又委屈又气愤,>
仗着有师父在旁,>
对方也不敢欺负自己过甚,她壮着胆子道:“那我就是想换一个名字,有什么不可以?你给她们都取了名字,为什么不能再给我取个名字?”>
苏午微微张口,>
却发觉在此事上,自己确实无话可说。>
旁边的李岳山笑呵呵地看着一对年纪相仿的小儿女吵架,出声道:“哈哈,阿午,玉兰想改个名字,你便给她改一个就是,>
这有甚么难的?>
反正你给其他的师弟师妹都改了名字嘛。”>
“不如叫李猪儿吧,>
皮糙肉厚,白白胖胖,>
一听就是好养活的名字。”苏午冷笑出声。>
“你才是猪——”崔玉兰愈发愤懑,>
李岳山听着,却点了点头,道:“我倒觉得,李珠儿这个名字还不错。”>
崔玉兰愕然看向李岳山,>
苏午也挑了挑眉。>
这时,李岳山道:“乃取珍珠、明珠之意。>
李珠儿这个名字,有何不可?”>
经过李岳山这番解释,崔玉兰倒觉得李珠儿这个名字也颇为不错,>
且是师父和大师兄联合取的,>
如此,她也心满意足地改名作‘李珠儿’。>
取名的事情告一段落。>
李岳山笑呵呵地向‘李珠儿’问道:“珠儿啊,庙子里的床铺可铺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