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破敌之策(2/3)
将之道,非为帝王而著,是以我大胆妄断,太子喜欢《尉缭子》。”
话音一落,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所有人吃惊的盯着王忠嗣。一个六岁的孩童,居然有这般见识,弥足惊人了。天才二字,非他莫属。
正如他所言,《尉缭子》写的是帝王用兵之术,而孙吴兵法写的是将军用兵之法,这其间的差别,不要说一个孩童,就是那些精研兵法的人也未必能发觉此间的区别。
“谁教你的?”李隆基眼睛瞪得老大。
王忠嗣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太子,都是我自个琢磨的。不知道对不对?”
“对极了!”李隆基大笑:“尉缭当年献其兵书给秦始皇,使得秦始皇用兵之术大进,对兵事更加了解。一个小小孩童,居然能堪破此间区别,奇才!奇才!此儿必将成为大唐良将!”
陈晚荣虽不懂兵法,对李隆基这番评价很是赞同,不住点头。
历史上的王忠嗣和李隆基有不解之缘,当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战死之后,李隆基发现王忠嗣的不凡之处,收养了他,当亲儿子一般对待。与之论兵,李隆基大是赞赏,称赞他必将成为一员良将。
事实也证明李隆基这看法是对的,王忠嗣是唐玄宗时期最著名的战将之一,其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是一员能征善战的良将,还在他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对大局的把握能力让人叹服。李隆基对他信任有加,曾经一度把唐朝一半兵力归他调遣。有人诬告王忠嗣谋反,李隆基根本就不理。
不过,他们之间也有分岐。主要是在攻打石堡城一事上,两人的分岐非常大。李隆基从全局角度考虑,准备打下石堡城,迫使吐蕃臣服,后来事实证明李隆基的判断是正确的。作为统兵将领,王忠嗣知道代价太大,不愿打石堡城,惹得李隆基发火,把他给撤了。派哥舒翰统兵,才有石堡城一战,唐朝最终收复石堡城。
当然,代价非常高昂,哥舒翰统兵六万而来,死伤三万五六千。还是在最后关头夜袭成功,应该说很幸运。要是夜袭不成功,代价绝对不可能是三万多,十万都有可能。王忠嗣用兵从不把胜利寄托在幸运二字上,正是从此点考虑,他才拒绝出战。
顺便说一句,哥舒翰就是王忠嗣发现的。只是,王忠嗣英年早逝,安史之乱发生前就病逝了。好多历史学家普遍看好他,认为要是他不是英年早逝,安史之乱时他必然统兵,以他的资历、影响力、威望,李泌提出的正面防守,派兵抄安禄山老巢范阳的战略很可能给实施,而安史之乱也许不会打八年,唐朝也许会衰败得那么严重。
李隆基对王忠嗣充满了好奇,问道:“你说,你刚才在做什么?是在读兵书?”
王忠嗣摇头道:“不是。我在研究如何打石堡城。”
语惊四座!一个六岁孩童居然研究攻打石堡城的战法,任谁都会很吃惊。李隆基大是好奇,问道:“有办法打了?”
“我只是做了一个石堡城的模型,还没想到打法。”王忠嗣很是苦恼。
为了拿下石堡城,唐朝可谓费尽了心机,多少人为之绞尽脑汁,却没有万全之策。王忠嗣虽然表现不凡,毕竟只是个孩童,没办法很正常。
不过,李隆基还是想看看他做的模型,道:“你做得好不好?可不可以给我看看?”
王忠嗣点头:“可以。”
李隆基吩咐一声:“你带路。”王忠嗣在前面带路,李隆基从后的跟去。陈晚荣也是好奇,决心要看个究竟,跟着去了。
穿过一进房屋,来到一间屋前。门半掩着,李隆基推开,抱着王忠嗣进了门。只见屋里空荡荡的,正中有几块木板拼凑在一起,上面用泥土垒成各种地形。
李隆基略一打量,赞道:“有模有样,用了不少心血吧。这和兵部做的有些差别,不够全面,不够细致。不过,一个六岁童子能做到这样,了不起了!”
“是呀!”一片附和声响起,陈晚荣也是不住点头。
李隆基把模型打量一阵,不住摇头:“难!要打下石堡城很难!就这么一个小城,只能驻守千把人,却能挡住几万大军,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陈晚荣虽是听说过石堡城,就是没有见过,现在见到模型,看得很专注,问道:“这离地面有多高?”
“差不多一里地。”陈再荣回答。
陈晚荣伸手在模型上量一量,沉吟不语,眼睛越来越亮。李隆基率先发现陈晚荣的异常,问道:“你可是有发现?”
“我在想,也许可以打下石堡城。”陈晚荣给惊醒过来。
李隆基眼睛一亮,充满希望,随便暗淡下去:“你不懂兵法,没打过仗,不要乱说,搅得本太子心都提起来了。”只要拿下石堡城,整个吐蕃都不足惧,这好处太多了,李隆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石堡城,这是真心话。
陈晚荣笑道:“太子说得不错。我是不懂兵法,也没打过仗,不过我可以造武器。”
“武器?什么武器?”李隆基的眼睛特别明亮,死盯着陈晚荣。
陈晚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化工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破敌之策〗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415/415811/256.html